寄题张志行醉峰亭
先生饱酝藉,表里皆纯粹。
独推糟与粕,施之为政事。
百里饮其德,陶陶有欢意。
余醺落嘉陵,一江醇酒味。
沉酣到山骨,颓然偃苍翠。
亭中时把酒,坐对青山醉。
醉乡在何许,祗此中间是。
先生况多文,为续醉乡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先生积累了丰富的学识,无论内外都显得非常纯粹。
特别推崇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他们把所学运用到国家政务上。
治理百里的土地需要德行,人们因此感到快乐。
(诗人在赞美先生的品德和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诗人微醺间感觉就像身处嘉陵江边的醇酒之中,满是一江醇酒的香味。
(诗人陶醉在酒的香气中,表达出他欣赏这种酒香环境)
酣畅的酒意浸透了山林,使得草木看起来都有些疲软。
在山中的亭子里时不时喝酒,对着青山喝醉了。
醉倒的地方在哪里呢?这地方正好就是。
(诗人似乎已经开始微醺,对着青山尽情畅饮)
先生你的文采那么出众,给我续一篇关于醉乡的记录吧。
去完善
释义
收到,下面是关于您提供的古诗的注释:
1. 寄题:写给他人的题诗。
2. 张志行:作者的友人,这里为他题诗。
3. 醉峰亭:诗人为友人的亭子命名。
4. 饱酝藉:指友人满腹经纶,才华横溢。
5. 表里皆纯粹:形容友人品性端正,内外如一。
6. 糟与粕:这里指劣质的东西,诗人认为友人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7. 施之为政事:将这种能力运用到治理国家的事务上。
8. 百里饮其德:周边的人都受到他的德行影响。
9. 陶陶:快乐的样子。
10. 余醺:微醺的感觉。
11. 嘉陵:地名,这里代指醉峰亭周边的风景。
12. 醇酒味:描述周边风景如美酒般美好。
13. 沉酣:形容沉醉其中的状态。
14. 山骨:山的根基,这里指山川大地。
15. 偃苍翠:树木枝叶低垂,形容景色优美。
16. 对青山醉:坐在亭子里欣赏美景,如同饮酒沉醉一般。
17. 醉乡:此处意为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
18. 何许:何处。
19. 祗此中间是:这里就是醉乡所在的地方。
20. 为续醉乡记:继续记录下醉乡的见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张志行的诗。从诗中可以看出,张志行是一位热爱饮酒的文人。他以酒为媒,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他的酒不是普通的酒,而是具有浓郁情感和人生哲理的酒。他通过酒的力量,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他的真诚和友善。这首诗通过对张志行的生活描绘,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酒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题张志行醉峰亭是北宋诗人唐庚在绍圣年间创作的诗词。这时他因遭贬谪,调任惠州(今属广东)主管官窑的县令,内心郁闷,疏懒以诗自娱。他与张志行关系甚密,可能相互间颇多诗酒之会。
该时期的社会背景,主要是宋哲宗在位,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但朝中党争激烈,新旧势力明暗交锋。这一阶段也是文人墨客文化繁盛的时期,众多士大夫寄情于山水和诗歌,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