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西灵塔
塔庙出招提,登临碧海西。不知人意远,渐觉鸟飞低。
稍与云霞近,如将日月齐。迁乔未得意,徒欲蹑云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塔庙耸立在招提门旁,登上高处可眺望碧波荡漾的海面。因为距离遥远而渐渐察觉到鸟儿飞得较低。这里的环境让人感觉离天上的云朵和霞光很近,仿佛可以与日月光辉并肩同行。只可惜暂时还没能攀登到理想的高度,只好希望有一天能借助云梯升天飞翔。
去完善
释义
《登西灵塔》是唐代诗人陈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该诗的词语注释:
1. 塔庙:佛教中的建筑,这里指西灵塔。
2. 招提:梵文“招提那”的音译之略,意译为四方,这里指寺庙。
3. 碧海西:指在西边的大海之滨。
4. 人意远:人的意愿或理想已远离现实。
5. 鸟飞低:鸟飞行得越来越低,暗示诗人随着登高的进程,视角在逐渐发生变化。
6. 稍与云霞近:逐渐接近天空的云彩。
7. 如将日月齐:似乎将要与日月同等高度。
8. 迁乔:出自《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意思是鸟儿从深谷中迁移到高大的树木上。这里指诗人想要离开世俗社会进入理想的境地。
9. 蹑云梯:踩踏云端的天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西灵塔时的所见所感。首先,他描述了西灵塔的壮丽景色,位于碧海的边缘,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然后,诗人通过观察飞鸟的行为,表达了人们对高空的恐惧和对高处的渴望。接下来,诗人在描绘塔顶的美景时,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使得诗中的“我”与日月、云霞等自然景观更加亲近。最后,诗人以迁乔之鸟为例,暗示了自己虽然渴望登上云端,却未能如愿以偿的现实状况。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富有哲理和象征意义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西灵塔》是南宋诗人陈润的一首描绘西灵塔景观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1279年之间。
这个时期的陈润正处于中年阶段,他在南宋朝廷任职多年,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国子监祭酒等职。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了江南各地,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其中包括这首《登西灵塔》。
在南宋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江南地区逐渐繁荣起来。在这个背景下,陈润游览了位于江南的西灵塔,并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描绘了西灵塔的高耸入云和周围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