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东坡送顾子敦体送赵子功令资阳
子功宗室隽,一柱屹苍苍。
投身冠盖窟,所向率披猖。
宏论震俚耳,百川吸满觞。
颇笑中垒尉,岂羡执戟郎。
胡为学蠹鱼,梦入编简香。
作字拟羲献,赋诗逼齐梁。
兹行宰剧邑,人谓挟风霜。
我言百里小,未得施寸长。
上司督租赋,文檄日一箱。
扪此空洞腹,余事皆粃糠。
耆旧王与董,骨朽神不僵。
努力肥百姓,二子立道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才华横溢的少年,犹如一株青松矗立在天地之间。
投入到了繁华的社会,他的行为果敢刚强。
他的言论铿锵有力,如同百川汇入大海。
他笑那些故步自封的人,不想做那种徒有虚名的官员。
为何非要像书虫一样钻研学问,梦想着在书籍中找到智慧的光芒?
书写时模仿王羲之和王献之的风格,写诗时向齐梁诗人学习。
这次去一个重要的职位,人们都说他将大有作为。
但我觉得这个职位还太小,不足以施展我的才能。
主要工作是收税和发文,每天都有一箱文书需要处理。
我这空虚的肚子里,只剩下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前辈们如王与董那样,虽然已经离去,精神却永远不倒。
我要努力去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像这两位前辈一样,站在道旁,守护百姓的幸福。
去完善
释义
1. 子功宗室隽:子功指赵子功,宗室指的是皇室宗族的人。隽意为英俊。
2. 一柱屹苍苍:以高耸入云的柱子比喻赵子功的杰出才干。
3. 投身冠盖窟:投身于官场之中。冠盖窟是成语“冠盖如云”的变形,形容官场上的人多。
4. 所向率披猖:披猖意为勇往直前。这里用来描述赵子功的行为。
5. 宏论震俚耳:俚耳指一般人的耳朵。这句表示赵子功的观点震撼人心。
6. 百川吸满觞:百川喻指各种观点,觞指酒杯。这句用以赞美赵子功可以吸收百家之言。
7. 中垒尉:西汉人刘向曾为中垒校尉,这里用来代指文人。
8. 执戟郎:古代侍卫官名,这里用来说明赵子功并不羡慕文人的生活。
9. 胡为学蠹鱼:胡为即为什么,蠹鱼是书虫。这句是问赵子功为什么会选择学者的生活方式。
10. 梦入编简香:梦中都充满了对书本的喜爱。编简香是对古书的尊敬之词。
11. 拟羲献:羲献指的是王羲之和王献之,这两位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这里是说赵子功的字模仿他们。
12. 逼齐梁:齐梁指的是南北朝时期的齐朝和梁朝,这两个朝代的文学风气相当兴盛。这里是说赵子功的诗逼近那个时代的水平。
13. 宰剧邑:担任一个繁重的职位。剧邑是指繁重的政务。
14. 文檄日一箱:每天都需要处理大量的文书工作。
15. 扪此空洞腹:扪是摸的意思,空洞腹指腹中空空无物。这句是说面对大量的文书工作,自己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才能。
16. 余事皆粃糠:粃糠是谷壳,这里用来形容不重要的事情。
17. 王与董:指汉朝的王允和董宣。王允是东汉的名臣,董宣则是有名的清官。
18. 骨朽神不僵:即使骨头腐朽,精神也不会消亡。这是对他们两人的赞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赵子功的才华与品德,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其治理地方的期待。首先,作者形容赵子功如同一根直挺的柱子,表现出他的坚定和正直。他身处冠盖之地,却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展现出其无所畏惧的勇气。他的言论掷地有声,连百川之水也为之倾倒。对于权力和地位的追求,赵子功并不羡慕那些有权威的官员,反而追求学问,犹如沉浸在书海中的蠹鱼,陶醉在知识的芬芳中。
在书法上,赵子功追摹羲献;在诗词方面,他的作品也逼近齐梁风格,充分展示出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如今他被任命为资阳县宰,人们认为他会带来一股新风。然而作者却认为这个地方不过是个百里小县,不足以让赵子功发挥全部才能。在此,他需要应付各种文书工作,处理日常政务,这对他来说或许有些浪费。尽管如此,他仍然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关心百姓的生活。作者期望他能够在地方上做出一番成绩,就像王与董两位先贤一样,成为百姓的楷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热衷于品评诗酒,文学氛围浓厚。王灼(生卒年不详)是南宋的一位文人,他擅长诗词歌赋,尤其热爱苏轼的诗风。王灼在此时开始创作诗词,并将苏轼的诗歌风格融入其中。
该时段内,王灼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曾担任州郡长官,但因不满现实中的诸多弊端而辞官回乡,过上了田园生活。这段生活经历使他对苏东坡的人生态度产生了共鸣,在创作上受到了苏轼的影响。
在创作《效东坡送顾子敦体送赵子功令资阳》这首诗时,王灼处在社会动荡的时期。当时的北宋政治腐败,民生困苦。此时,他与好友赵子功分别,心中感慨万分。为了表达对赵子功深厚的友情和离别的悲伤,王灼借用了苏东坡的送别诗体,以此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