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洪上人游南

标题包含
送洪上人游南
中原百川赴东西,万折惟有蜀江耳。 师之桑梓江干侧,扁舟却访鸱夷子。 荆楚吴越我未到,每闻谈者亦自喜。 羡师脱去事幽寻,春风满帆作行李。 会稽草木朝霞蔚,钱塘波涛夏雷疾。 桂树枫叶怨楚人,莼羹盐豉诧吴客。 到处定知有新得,长篇短韵挥椽笔。 他时我亦探禹穴,一见名字如促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灼(1034年-1116年),字晦叔,号颐堂,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政治家。 王灼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并未因此放弃对学问的追求...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中原众多河流分头奔向东西方向,无数河道中只有蜀江水道最为曲折。在您的故乡江边一侧,我乘船探访了传说中鸱夷子的故事。遗憾的是,我还没有去过荆楚、吴越等地,但每次听到别人谈论这些地方也让我心生喜悦。令人艳羡的是您抛开俗务去探寻幽静之境,让春风盈满行程。 会稽的山川草木在晨曦中焕发勃勃生机,钱塘的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夏日雷霆。我们感叹桂树和枫叶诉说着楚地的离别,又像吴地游客惊讶于莼菜汤和黄豆酱的美味。我相信您每到一处都会有新的收获,用您的生花妙笔挥洒篇章。将来有一天我也会去探寻大禹的遗迹,看到您的名字就如同与君促膝而谈。
去完善
释义
1.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 2. 百川:河流众多。 3. 赴:流向。 4. 万折:比喻多次曲折。 5. 惟有:只有。 6. 蜀江:长江上游,这里泛指四川一带的江河。 7. 师之桑梓:老师家乡的河岸。 8. 扁舟:小船。 9. 鸱夷子:指春秋时期的范蠡,他曾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功成身退,改名鸱夷子皮。 10. 荆楚:古楚国,位于今湖南、湖北一带。 11. 吴越:古吴国、越国,位于今江苏、浙江一带。 12. 脱去:摆脱世俗之事。 13. 幽寻:探寻隐逸之处。 14. 春风满帆:形容扬帆远航。 15. 会稽:位于今浙江绍兴,古代越国都城。 16. 草木朝霞蔚:描述会稽的生机盎然景象。 17. 钱塘:位于今浙江杭州,这里是代指南方江浙地区。 18. 夏雷疾:形容钱塘江潮澎湃激荡。 19. 桂树枫叶:指两地风物之美。 20. 楚人:生活在古楚国的人。 21. 莼羹盐豉:两种美食,分别代表江苏、浙江特产。 22. 诧:惊讶。 23. 吴客:来古吴国的游客。 24. 新得:新的感悟。 25. 长篇短韵:长诗短篇。 26. 挥椽笔:描绘出优美的文字。 27. 他时:将来。 28. 我亦探禹穴:作者表示也将去探寻名胜古迹。 29. 一见名字:见到对方的文章。 30. 促膝:亲切交谈。
去完善
赏析
《送洪上人游南》是宋代诗人王灼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以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洪上人的游历之路,表达了对其游历的赞赏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中原百川赴东西,万折惟有蜀江耳”,诗人以广阔的视角开篇,将洪上人比作川流不息的中原江河,表现了其对游历的热忱与决心。颔联“师之桑梓江干侧,扁舟却访鸱夷子”,则通过对比洪上人的故乡与游历之地,进一步强调其游历的价值与意义。 接下来的颈联和颔联,诗人通过对洪上人游历之地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对那些地方的好奇与向往。“会稽草木朝霞蔚,钱塘波涛夏雷疾”,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会稽的郁郁葱葱和钱塘的波澜壮阔,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画卷。 尾联“他时我亦探禹穴,一见名字如促膝”,诗人表示有朝一日自己也要探寻禹穴,与洪上人相遇,共享文学之乐。整首诗在表达对洪上人游历的祝福之余,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知的探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洪上人游南》是北宋诗人王灼在公元1127年所作的一首送别诗。王灼,字晦叔,号颐堂,成都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哲宗、徽宗时期。王灼擅长词赋和诗歌,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但在南宋期间并未受到重视。 在《送洪上人游南》这首作品中,洪上人是王灼的友人,他即将离开北方前往南方地区云游修行。王灼在送别之际,用诗意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当时正值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金兵南下侵扰中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灼的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于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