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龙穴

标题包含
龙穴
丁君神灵斡天枢,一叱二龙遗戏珠。 龙来求珠珠不与,吐下腥涎满庭宇。 僧繇画柱真龙形,有龙来鬭风雷鸣。 君篆灵符才入铁,龙走今存去时穴。 予问此穴奚出龙,羽衣谓穴龙潭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丁君的神灵异象操控着天枢,一声叱喝使两条龙遗失了戏珠。 巨龙来寻珠子却被拒绝,愤怒之下留下了腥臭的涎水,铺满了整个庭院和厅堂。 僧繇在柱子上画出龙的形状,引来真龙与之争斗,风起云涌,电闪雷鸣。 丁君写下灵符放入铁中,龙离开之后,洞穴仍留有痕迹。 我询问这个洞窟为何出现龙迹,身着羽衣之人告诉我这洞窟与龙潭相通。
去完善
释义
1. 丁君:诗人虚拟的人名。2. 神灵斡天枢:此处化用了“斡旋”一词,意为掌控天地之枢纽。3. 一叱二龙:一句诗描述丁君一声怒斥,使两条恶龙降服。4. 遗戏珠:遗留下嬉戏玩耍的珍珠,意味着和平。5. 珠不与:意指恶龙贪得无厌,得不到珍珠便恼羞成怒。6. 腥涎:龙的口水,象征贪婪的欲望。7. 僧繇画柱:用南朝画家张僧繇为梁武帝在龙光寺画上白龙的故事。8. 真龙形:描绘出真正的龙的形象。9. 有龙来鬭:这句话描绘了龙之间的争斗场景。10. 风雷鸣:暗示龙争斗激烈,连风和雷都因之而起。11. 君篆灵符:寓意给龙下了符咒。12. 才入铁:把符咒镌刻在铁器上。13. 龙走今存:龙离开了但留下了洞穴。14. 去时穴:离开时的那个洞。15. 予问此穴:我询问这个洞的由来。16. 奚出龙:为何会有龙出现。17. 羽衣谓穴:穿着道士服装的人说此穴直通龙潭。
去完善
赏析
《龙穴》这首诗以奇特、生动的想象描绘了龙的神异形象和传说。诗人钱闻诗运用丰富的语言,通过神话传说的描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丁君是传说中的仙人,他的神力和神奇的命令能使二龙留珠,这象征着神秘的力量和权力。龙的求珠不遂,反而留下腥涎,体现了世俗的欲望和诱惑。然而,画中龙与现实中的龙相遇,产生冲突,更增添了几分神奇色彩。最后,龙消失的洞穴也预示着某种神秘的连接,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神秘氛围。诗人借助于这个故事展示了人们对于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想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龙穴》是清朝诗人钱闻诗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康熙年间,大约在公元1662年至1722年之间。在这个时期,钱闻诗在官场生涯中几经沉浮,他曾担任过知县、御史等职,后因触犯权贵而被贬谪。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自然界的美好有了更深的感悟和向往。 在康熙年间,清朝正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所发展。这一时期的诗人往往受到儒家传统的影响,崇尚个人修养和人格独立,强调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钱闻诗正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