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望水

标题包含
望水
高楼晴见水,楚色霭相和。野极空如练,天遥不辨波。 永无人迹到,时有鸟行过。况是苍茫外,残阳照最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司空曙,字文明,唐朝诗人。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玄宗至德宗时期(712-805)。 司空曙是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与卢纶、钱起等著名文人交情深厚。他的诗风清雅脱俗,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查看更多
馅儿饼
去完善

译文
在晴朗的高楼之上,能看到水面与天际连成一片;楚地的景色如梦似幻,相互映衬。旷野无边,如同一条洁白的绸带;遥远的天空与水波相连,难以分辨。这里永远不会有人踏足,只有鸟儿偶尔飞过。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地方,夕阳的余晖洒落,格外动人。
馅儿饼
去完善
释义
"望水":题目,表示此诗描述了诗人站在高楼上观看远方的水面景色。 "司空曙":唐朝诗人,字文明,广平(今河北省永年县)人。 "高楼晴见水,楚色霭相和":诗人从高楼上看到晴天下的水面,那里的景象与周围的楚国色彩相融合,显得格外美丽。 "楚色":楚国的风情或颜色,这里指水面的景色如同楚国风光一般美好。 "霭":指雾气或云气。 "相和":相互融洽、和谐。 "野极空如练":远方的原野在视野中呈现出一条线状,比喻视野开阔,空间感极强。 "空如练":"空"指的是远方原野的广阔无垠,"如练"形象地描绘出原野在视线中的形状,宛如一条丝带。 "天遥不辨波":由于距离遥远,无法辨别水面上波纹的细节。 "永无人迹到":永远没有人到达的地方,表达此地之静谧与遥远。 "时":时常、有时。 "有鸟行过":时而有鸟儿飞过。 "况是苍茫外":更何况这片水还在一片苍茫的世界之外。 "残阳":快要落下的太阳。 "照最多":阳光照射最强烈。
馅儿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望水”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宽广辽远的江景图。诗人从高楼远望,看到一片清澈的江水与远处的景色相互映衬。江水如练般延伸向远方,天空辽阔无边,使得江水与天际之间难以分辨。在这样的环境中,几乎无人涉足,只有鸟儿偶尔飞过。而在苍茫的天际之外,夕阳的光辉映照在水面上,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整首诗表现出一种空旷、宁静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天人合一”的理念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领悟。
馅儿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望水》是唐代诗人司空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6年),当时社会繁荣,文化氛围浓厚,诗歌创作颇为活跃。司空曙作为盛唐时期的著名文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独具风格。 在这段时期,司空曙的人生经历颇多波折。他曾参加科举考试,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及第。然而,这并未阻挡他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在文友们的鼓励支持下,他继续以诗文抒发内心情感,成为了当时颇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也不乏有趣之处。天宝年间,唐朝国力鼎盛,国泰民安。然而,与此同时,朝政日渐腐朽,宦官弄权,边关战事频发,民生疾苦渐显。这些现象对司空曙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的作品既有对盛世景象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反思。
馅儿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