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细数十年梦,十处过中秋。
今年清梦,还在黄鹤旧楼头。
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
星汉淡无色,玉锦倚空浮。
带秦烟,萦楚雾,熨江流。
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
想见姮娥冷笑,笑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
把酒问清影,肯去伴沧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数十年来的梦想, 曾多次在各地度过中秋节。今年的美好梦境,依旧停留在那座古老的黄鹤楼。我知道其中的奥妙,此次重逢是天意,就如古时的南楼相会。星空暗淡无光,犹如玉石织成的锦缎凌空漂浮。黄河如带,烟雾缭绕,水波粼粼。山河分隔南北,依然映照着我的忧愁。我想见月宫中的嫦娥嘲笑我的归来满头白发,只能披上一件破旧的黑色战衣。拿起酒盏询问自己的影子,是否愿意陪我去远方。
去完善
释义
1.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2. 王质:南宋著名诗人,官至枢密院编修。
3. 十年梦:作者曾在多地任官,此处指多年为官的生涯。
4. 十处过中秋:作者曾十次在各地度过中秋节。
5. 黄鹤旧楼头: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边,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6. 老子:作者自称。
7. 不浅:不短,时间较长。
8. 此会:这次相会。
9. 天教:天意安排。
10. 南楼:指黄鹤楼。
11. 星汉:银河。
12. 玉锦:比喻银河。
13. 倚空浮:在空中漂浮。
14. 带秦烟,萦楚雾:形容长江沿岸的风貌。
15. 熨江流:比喻江水流淌的景象。
16. 关河:关山河川。
17. 离合:分离与聚合。
18. 清愁:离愁。
19. 姮娥:嫦娥,月宫仙女。
20. 霜鬓:白头发。
21. 空敝黑貂裘:指作者年老衣破,生活艰苦。
22. 把酒问清影:指举杯向月亮敬酒。
23. 肯去伴沧洲:表示愿意陪伴月亮共度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水调歌头》是南宋词人王质所作。在这首词中,作者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一幅宏大的中秋赏月图景。词作以“细数十年梦,十处过中秋”开篇,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多年来漂泊不定的生活经历,以及对中秋佳节的独特情感体验。接着,作者用“今年清梦,还在黄鹤旧楼头”两句,传达出在漫长的岁月里,自己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怀念之情。
在接下来的词句中,作者通过“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的描述,表达出自己虽然历经沧桑,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星汉淡无色,玉锦倚空浮”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此外,词中的“带秦烟,萦楚雾,熨江流”三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于历史的感慨。而“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则抒发了作者在面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时,依然保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词的最后,作者通过“想见姮娥冷笑,笑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的描绘,流露出对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无奈与哀愁。然而,作者并没有沉溺于这种情绪之中,而是以“把酒问清影,肯去伴沧洲”的豪放姿态,展现出自己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总之,这首《水调歌头》既洋溢着浓郁的思乡之情,又蕴含着深深的家国情怀。作者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地捕捉到中秋佳节这一特殊时刻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并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将其呈现出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南宋词人王质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宋金对峙”时期。在长达百余年的岁月里,南宋与金国长期征战,使得国家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王质作为一名南宋文人,他对国家民族的危亡深感忧虑。在这个特殊时期,他的人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因为不满时政,多次辞官回乡。然而,即使在乡野之地,他也无法摆脱时代浪潮的冲击。他的家族因为战乱而破落,亲朋好友多离散,这使得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
在这个背景下,王质创作了《水调歌头》。词中以月华如练、江水流长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命运的无常,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悲凉寂寥的画面,反映了南宋文人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无奈与忧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