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
神仙神山罗与浮,二山东来几千秋。
蓬莱夜半失左股,龙惊虎噉玉女愁。
至今两山翠欲滴,却与蓬莱比山色。
黄金作桥通九霄,水晶为帘挂千尺。
神仙旧说何渺茫,神仙窟宅今何望。
仙翁在山泉水香,仙翁飞去松风长。
我将浣手扣玉户,乞杯长生九霞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神秘的神山上,神仙们欢聚一堂,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突然有一天,蓬莱仙境中的左股不见了,令神仙们惊恐不安,玉女们也为此担忧不已。如今两座青山翠绿欲滴,宛如蓬莱仙境般的美景。山中还有黄金搭建的桥梁直通九霄,水晶帘子高悬千尺。关于神仙们的传说显得那么遥远模糊,至于他们的居所,现今更是难寻踪迹。昔日山中住着一位仙翁,他饮用的是甘美的山泉,如今仙翁离去,只留下悠长的松涛声。我在此洗手叩门,希望能求得一盏长寿的酒,献上祝福。
去完善
释义
1. 罗浮:指广东的罗浮山,有“百粤群山之祖”之称,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
2. 神仙神山:此处的“神仙”并非实际存在的人物,而是古人对超脱世俗的理想境界的称谓,此处代指罗浮山。
3. 东:方向,在此表示罗浮山是从东方而来。
4. 几:大约。
5. 千秋:千年,形容时间久远。
6. 蓬莱:又称蓬壶,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东海的三座仙山之一。
7. 左股:指的是山的左侧部分。
8. 龙惊虎噉:比喻山势险峻。
9. 玉女:泛指仙女。
10. 翠欲滴: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滴下来一样,形象地描绘了山色的美丽。
11. 黄金作桥:用黄金制成的桥。
12. 九霄:天空的最高处,即九重天。
13. 水晶为帘:用水晶制成的帘子。
14. 千尺:形容帘子的长度。
15. 何渺茫:多么模糊不清。
16. 窟宅:洞窟,这里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17. 泉水香:形容泉水清澈甘甜。
18. 松风长:形容松树间的风吹动的声音。
19. 浣手:洗手。
20. 扣:敲击。
21. 玉户:玉质的门扉。
22. 乞杯:请求给予。
23. 长生九霞觞:古代传说中有益于长寿的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罗浮》,诗人以豪放的诗风,描述了神秘的神仙世界。首联通过描绘罗浮山的美景,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接着,诗人用“蓬莱夜半失左股”的意象,暗含了仙境的神秘和无常。颔联中,“龙惊虎噉玉女愁”形象地描绘了神仙世界的纷扰与忧虑。颈联则通过对“两山翠欲滴”以及“蓬莱比山色”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仙境的壮丽景色。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他对神仙传说产生的怀疑。“黄金作桥通九霄,水晶为帘挂千尺”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仙境美好景色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神仙传说的虚幻。此外,“仙翁在山泉水香,仙翁飞去松风长”则传达了诗人在仙境中体验到的一种宁静感,以及在寻找长生不老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失落与迷茫。
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叩开神仙之门、求得长生的愿望,为整首诗收束。此诗笔触细腻,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博罗县境内,是岭南著名山水胜地。南宋末年,诗人留元崇游历至此,感慨万千,写下这首描绘罗浮山的壮丽诗篇——《罗浮》。
创作时间:公元1265年前后。
人生际遇:当时,南宋正面临蒙古大军南下的巨大压力,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留元崇作为一个有志于朝廷的士人,对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然而,他并未放弃对理想的热忱追求,依然四处游历,寄情山水。这次游览罗浮山,他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深感国家危机,心中涌现出一股忧虑之情。
时代背景:公元1265年,正是元朝建立的前夕。当时,蒙古族已经统治了中原大部分地区,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在这种形势下,许多文人墨客都对国家的未来感到悲观。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通过文学创作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留元崇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笔下的《罗浮》既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也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