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
许大乾坤里,那无一凤鸣。
台欹红日晚,梧拂翠云生。
琐琐六朝梦,悠悠千古情。
寒潮如有恨,时打石头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广阔的天地间,没有一只凤凰在鸣叫。
高台斜倚在夕阳下,梧桐树轻轻掠过翠绿的云朵。
那些琐碎的六朝之梦,承载着悠远的千古之情。
寒流的涌动似乎带着恨意,不时地拍打着石头城。
去完善
释义
1. 凤凰台:位于南京城凤凰山上的一处著名景点。
2. 许大乾坤里:这句诗表达的意思是偌大的世界。
3. 那无一凤鸣:这句诗表达的意思是为何没有凤凰的叫声。
4. 台欹红日晚:这句诗描绘了凤凰台的景象,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凤凰台上。
5. 梧拂翠云生:这句诗描述了梧桐树随风摇曳,翠绿的新叶翻飞的景象。
6. 琐琐六朝梦:这句话借用了历史上六朝的兴衰,比喻世间繁华与衰败的过程。
7. 悠悠千古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沧桑的感慨之情。
8. 寒潮如有恨:形容长江潮水汹涌,仿佛带着一股哀怨之气。
9. 时打石头城:这句诗描述了寒潮拍打石头城的场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凤凰台》描绘了凤凰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感慨。诗中“许大乾坤里,那无一凤鸣”表达了在广阔的世界中,能够听到凤凰的鸣叫是多么难得。接下来两句“台欹红日晚,梧拂翠云生”描绘了凤凰台在夕阳下倾斜的景色,以及梧桐树轻轻拂过绿云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然后诗人用“琐琐六朝梦,悠悠千古情”来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六朝时期如梦般琐碎,但历史的长河中却有着无尽的深情。最后两句“寒潮如有恨,时打石头城”则通过寒潮拍打石头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人生的一种遗憾和无奈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凤凰台》是南宋诗人冯去非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宋光宗绍熙年间,当时宋朝的政治形势已经变得动荡不安,民生疾苦。
冯去非,字可迁,号深居先生,江西临川人。他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子监主簿、秘书省校书郎等职,后因故辞官回乡。他的诗才横溢,但并不以诗名世,而是以其德行和学问受到人们的敬重。在南宋时期,他与其他文人一样,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疾苦。
在这个时期,宋朝的统治者内部矛盾重重,政治斗争激烈。皇帝的昏庸无能,使得朝政腐败,官僚贪污腐化,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冯去非深感忧虑,但他又无法直接参与政治斗争,于是选择了归隐山林,闭门读书写诗,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冯去非的这首《凤凰台》,就是以凤凰台的传说为背景,表达了他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他用凤凰台的传说来比喻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同时又用凤凰台的现实景象来对比现实社会的黑暗。这首诗既展示了冯去非的诗才,也表现了他深沉的忧国忧民之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