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春风吹送笑谈香,玉漏银灯破夜凉。
归去东华听宫漏,杏花落尽六更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轻拂笑语间,花香四溢;玉漏银灯照耀着夜色清凉。回到东华门去聆听皇宫中的滴漏之声,杏花已凋零,已是六个更次之时。
去完善
释义
"归去东华听宫漏":
这句诗中的"东华"是指中国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偶成》描绘了春天深夜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夜深人静时的寂静与孤独。首句“春风吹送笑谈香”描述了春天的气息和谈话的声音,为诗歌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第二句“玉漏银灯破夜凉”则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和夜晚的寂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第三句“归去东华听宫漏”则表达了诗人在宫廷中的生活场景,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最后一句“杏花落尽六更长”以杏花凋谢的景象象征时光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整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成》是南宋诗人冯去非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左右,此时正值南宋时期,金朝对中原的统治逐渐稳定,而南宋朝廷内部却陷入了权力斗争的漩涡。
冯去非在此时期的生活并不如意。他曾担任官职,但因直言不讳地批评时政,被贬为地方官。在此期间,他饱览了民间疾苦,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日俱增。这一时期的经历,使他对世事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他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冯去非的诗歌多描绘现实生活,抒发个人情感,反映民生疾苦。这首《偶成》便是其中之一。诗中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形象地描绘出时光流逝、人事沧桑的景象,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也传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