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道士郑渭滨诗卷
江湖曾是饮清波,笔染霜华秋最多。
梦里诵君新句子,觉来无奈月明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豪情万丈,饮酒赋诗;如今岁月沉淀,笔下尽是沧桑。
梦中再次吟咏你的诗句,醒来却只能无奈地看着明亮的月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江湖:指诗人的隐退生活。
2. 清波:比喻清澈的水,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隐居生活的美好环境。
3. 笔染霜华:形容诗歌语言的优美,“霜华”在此处可理解成诗人的才情与智慧。
4. 秋最多:意味着秋天是收获和思考的季节,很多诗句的创作都源于此时。
5. 明月何:借月亮的明亮美丽象征了美好的事物或者理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那位以秋水为酒的道士的赞美和感慨。第一句“江湖曾是饮清波”描述了道士超脱世俗的生活,仿佛在说,他的生活就像江湖一样广阔而自由。第二句“笔染霜华秋最多”赞美了他的诗词,犹如秋霜一般冷静而又丰富,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理。第三句“梦里诵君新句子”则是诗人对道士诗词的喜爱和珍视,仿佛在梦中也能听到他那美妙的诗句。最后一句“觉来无奈月明何”则表现出了诗人对这样的生活的向往和无奈,感叹自己无法像道士那样过着远离尘世的生活。整首诗歌通过描绘道士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道士郑渭滨诗卷》是南宋诗人冯去非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1189年前后,即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皇帝宋孝宗病逝,宋光宗继位,朝政逐渐混乱,民生疾苦。
在这段时间里,冯去非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曾担任工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要职,但因直言不讳,多次被贬谪,最后辞官回乡。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了许多民间的困苦生活,对这些现象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反思。
在这一时期,南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内外交困。国内政治腐败,百姓疾苦;国外金人压境,战事频仍。在这样的背景下,冯去非借助于道教的超脱精神,试图在诗歌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以此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因此,冯去非在这首诗中通过赞美道士郑渭滨的诗卷,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纷扰的精神追求,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