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春

标题包含
咏春
一气回元运,恩含万物深。 阴阳造端数,天地发生心。 有信来还逝,无私古到今。 和风激遗畅,南转入薫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关于自然和宇宙的诗。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如下: 元气流转不息,恩情涵盖万物至深。 阴阳相生之源数,天地生成之心意。 生命流转无常,无私无偏从古到今。 春风吹拂,激励着生命的美好,如同南风吹入薰琴之音,奏响和谐乐章。
去完善
释义
1. "一气回元运":指春天的气息使万物复苏。 2. "恩含万物深":描述春天对万物的滋养之恩深厚。 3. "阴阳造端数":阴阳是古代哲学概念,代表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造端数是指事物的开端或起源。 4. "天地发生心":春天是生命开始的季节,表达了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 5. "有信来还逝":比喻春天的到来和离去都是守信的。 6. "无私古到今":赞美春天对万物一视同仁,无私地给予滋润。 7. "和风激遗畅":春风吹过,带来畅快的感觉。 8. "南转入薫琴":薰琴是中国古代的乐器,比喻春天美妙的景象如同音乐一般动人。
去完善
赏析
《咏春》是宋朝诗人石延年的诗作,全诗表达出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首联“一气回元运,恩含万物深”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和母爱的伟大。颔联“阴阳造端数,天地发生心”则是通过阴阳、天地的形象比喻,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生命哲学的深刻理解。颈联“有信来还逝,无私古到今”强调了春天的准时到来,以及它的慷慨无私,使世间充满了生机。尾联“和风激遗畅,南转入薫琴”则借南风、薰琴传达了春天美好音乐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春》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石延年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94年,正值宋太宗至道年间。 在这时期,石延年的政治生涯非常坎坷。他在朝廷任职期间,曾因为直言不讳地批评时政而被贬谪。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更加坚定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在春天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他看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也感受到了人生的希望。 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宋太宗至道年间,国家政治相对清明,经济发展较为繁荣。然而,由于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像石延年这样的士人往往难以施展抱负。因此,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