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首 其二
暗悲秋色素团团,一雨飘零飚霁寒。
天浄长空烟敛处,彩虹金挂树头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内心暗自悲伤,秋天的景色显得那么深沉,一场秋雨过后,气温骤降,寒气逼人。天空湛蓝澄澈,烟雾已经散去,只见彩虹像金色的丝带挂在树梢和山峰之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团:原指圆形物体。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色如同一个色彩斑斓的圆团。
2. 一雨飘零:一场秋雨过后,树叶凋零。
3. 飚霁寒:飙是疾风的意思,霁指雨后晴天。此处指狂风暴雨过后,天气转晴,但寒气依旧。
4. 天净长空:天空晴朗无云,表示天气晴朗。
5. 烟敛:烟雾消散。这里表示雨水停止后,空气变得清新透明。
6. 彩虹金挂:彩虹如黄金般挂在空中,比喻彩虹的美丽。
7. 树头山:树梢之上,可见山脉。
去完善
赏析
《杂诗二首·其二》是诗人王予可描绘秋日景象的诗歌。首句“暗悲秋色素团团”,通过色彩鲜明的“团团”来表现秋天浓烈的气氛,同时表达出诗人对秋天的悲思之情。第二句“一雨飘零飚霁寒”,描述了秋雨过后、狂风停息的寒冷景象,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愁绪。
第三句“天浄长空烟敛处”,将视线转向晴空万里、烟雾消散的天空,与前面的悲凉景象形成对比,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在寻找希望和安慰的心情。第四句“彩虹金挂树头山”,则描绘了一幅绚丽的画面:彩虹悬挂在树梢山巅之间,仿佛给这个萧瑟的季节带来了温暖和希望。整首诗以富有层次感的景致表现,展示出诗人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杂诗二首 其二》,是由王予可在他的生活困境和矛盾的冲突中所创作的。
从诗中可以得知,王予可身处在一个纷扰不安的社会时期,诗人虽然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但他却时刻关注社会现状和人民的生活,并表达了出他的担忧和无奈。
在宋朝末年时,政治腐败严重,战乱频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朝廷却不顾民生疾苦,导致了社会的矛盾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王予可不仅亲身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富差距带来的不平等,也对朝廷的无能感到痛心疾首。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