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夜色明河静,好风来千里。水殿谪仙人,皓齿清歌起。前声金斝中,后声银河底。一夜岭头云,绕遍楼前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宁静的夜空中星河璀璨,微风轻拂,从千里之外悠悠而来。华丽的水宫殿里,那位仙子般的歌手开始翩翩起舞,她的歌声清脆明亮,如同银河之水般美妙。前方的音乐在金杯中回响,后面的音乐在银河中激荡。这一夜,山巅上的白云伴随着美妙的歌声飘过,环绕着整个宫殿前的水域。
去完善
释义
1. 明河:银河。
2. 好风:春风。
3. 千里:这里形容风吹的距离远。
4. 水殿:宫殿临水的雅称。
5. 谪仙人:指诗人自己,这里是自我比喻。
6. 皓齿:雪白的牙齿,这里代指美人。
7. 金斝:金属制成的酒杯。
8. 前声:前面的歌曲。
9. 后声:后面的歌曲。
10. 银河底:银河的深处。
11. 一夜:一个晚上。
12. 岭头云:山顶上的云雾。
13. 绕遍:全部环绕。
14. 楼前水:楼前的水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生查子》以夜色下的明河(银河)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夜晚的向往和陶醉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月色、风向、音韵等元素,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水殿仙境图。在“好风来千里”一句中,清风扑面而来,仿佛来自遥远的地方,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同时,诗人以“水殿谪仙人”的形象比喻,为读者呈现了一位犹如仙女下凡般的女子。在她的引领下,整个场景被赋予了神秘而梦幻的氛围。紧接着,诗中以“皓齿清歌起”描绘了女子的歌声嘹亮动听,如同一股清流在心间流淌。后面的诗句则以“金斝中”和“银河底”形容歌声的前后变化,使之显得更加丰富多元。最后,“一夜岭头云,绕遍楼前水”将夜幕中的云朵与水波相互映衬,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更加和谐唯美。总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美感,诠释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生查子》是宋代诗人王予可的一首描绘元宵节美景的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时期(960-1279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科技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文学创作也达到了新的高峰。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王予可能正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他在元宵节这一天,目睹了城市的繁华景象,感受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氛围激发了诗人的灵感,使他创作出了这首优美的诗篇。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也对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朝的商业经济非常发达,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人们欢庆团聚的重要时刻。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元宵节的热闹场景的生动描绘,以及他对于这个时代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