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水曲朱门漪漾漫,一帘花雨月波寒。
金闺背衬鸳鸯冷,春困秋千立画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水边曲折的朱红色门前,湖面荡漾着涟漪,一缕细雨伴着月光带来了阵阵凉意。华丽的宫殿里,一对鸳鸯相对而立,显得有些孤寂寒冷;春天困乏之时,秋千孤单地立在画栋之间。
去完善
释义
【水曲朱门】水曲:指水流弯曲的地方。朱门: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常涂红漆,因此泛指豪门大户。漪漾漫:形容水面微波荡漾的样子。
【一帘花雨月波寒】花雨:这里指花瓣飘落如雨的景象。月波: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这里的“寒”字表达的是诗人触景生情,感受到春天的寒冷。
【金闺背衬鸳鸯冷】金闺:华丽的闺房,指皇宫或富贵人家内室。背衬:指屏风。鸳鸯:这里指绣有鸳鸯图案的被子或衣物,暗示着孤独。冷:寒冷的感觉。
【春困秋千立画干】春困:春天使人感到困倦。秋千:一种运动设施,常常用于妇女游戏。立画干:指站立在画满各种图画的横木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宫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皇宫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中女子的孤独与哀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人以“水曲朱门漪漾漫”起笔,巧妙地描绘出皇宫建筑的宏伟与富丽。“水曲”暗示了皇宫地理位置的独特之处,而“朱门”则象征着皇室的高贵地位。这里的“漪漾漫”形象地展示了湖水荡漾的美景,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而优美的基调。
接着,诗人用“一帘花雨月波寒”来形容宫中的美丽景致。“花雨”一词赋予了画面浪漫的气息,而“月波寒”则传达出了宫女内心的凄凉感受。这两句诗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既表达了宫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揭示了她们内心深处的哀愁。
然后,诗人通过对“金闺背衬鸳鸯冷”的描述,进一步展现宫女的孤寂心境。“金闺”是皇宫中的闺房,象征着宫女的生活空间。而“鸳鸯冷”则暗示了宫女与伴侣之间难以言喻的距离感。这里,诗人运用“冷”字来表现宫女心中的凄凉之情,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她们在深宫之中的无奈与无助。
最后,诗人以“春困秋千立画干”收尾,暗示了宫女们在春天的闲暇时光里,依然无法摆脱寂寞与空虚。“春困”是春天常见的现象,但在这里却成为了宫女们内心孤寂的象征。而“秋千立画干”则展示了宫女们无聊时的活动,凸显了她们生活空间的狭小和压抑。
总之,这首《宫词》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内涵,生动地描绘了宫女们身处皇宫之中的哀愁与孤寂。诗人通过对景物、环境和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成功地展示了这一主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和感人至深的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宫词》是唐代诗人王予可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孤独,表现了诗人对战乱时期皇室奢华生活的反思和对民间疾苦的关切。
王予可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反映社会现实和关注民生为主。在安史之乱期间,他亲身经历了战乱的残酷,亲眼目睹了百姓的痛苦生活。这些经历使他深感痛心,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在这个特殊时期,唐朝的政权受到了严重威胁,战乱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然而,宫廷内的生活却依然奢侈糜烂,这使诗人感到极大的愤慨。于是,他用犀利的笔触揭示了这种不公现象,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