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交歌
莫言青松青,有时亦摧折。
莫言圆月明,有时亦亏缺。
莫逆论心素,刎颈定交结。
年髪未及衰,交情已消歇。
俄因竞分寸,忽尔成楚越。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识欲松枯及月亏,请看陈余与张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勿言青松常绿,亦有摧折时。
勿言明月圆满,亦有亏缺际。
知心之交至深,刎颈相许诺言。
时光未及年老,友情已然淡去。
或因细故之争,竟成楚越之隔。
所爱甚望共荣,厌恶唯求速亡。
理解松枯月圆,见证陈余张耳。
去完善
释义
1. 莫言:不要说
2. 青松青:松树的颜色,这里指松树的茂盛。
3. 有时亦摧折:有时候也会受到摧残和折断。
4. 圆月明:圆月明亮,这里用来比喻事物美好的一面。
5. 亏缺:缺失,不完整。这里指月亮的残缺。
6. 莫逆:形容关系极好,心意相通。
7. 论心素:谈论内心的想法。
8. 刎颈定交结:形容深厚的友谊,愿意为朋友舍弃生命。
9. 年发未及衰:年龄还没到衰老的时候。
10. 消歇:消失,停止。
11. 俄因竞分寸:突然因为争夺一点点的利益而反目。
12. 忽尔成楚越:瞬间就变得如同楚国和越国一样敌对。
13. 爱之欲其生:喜欢他时希望他过得好。
14. 恶之欲其死:厌恶他时希望他死去。
15. 识欲松枯及月亏:认识到松树可能会枯萎和月亮会出现亏缺。
16. 陈余与张耳:战国时期的两位人物,起初是好友,后来却因争夺权力和地位而成为敌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人际交往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的诗篇。作者以青松、圆月作为比喻,强调生活中的一切并非一成不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真挚的友谊可能因为一些分歧和竞争而破裂,甚至变成敌对关系。这种现象就如同时光荏苒,年发未衰,交情却已消失。最后,作者通过陈余和张耳的例子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交友困境:曾经的友人可能一朝变为仇人。这首诗歌提醒我们要珍惜友谊,处理好与人交往中的问题和矛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慎交歌》是宋朝著名诗人释智圆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975年左右。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诗歌则是文人墨客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
释智圆作为一位高僧,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曲折和磨难。他在年轻的时候便出家为僧,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然而,他的才华横溢,使得他在文学界声名鹊起。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见解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在《慎交歌》这首诗中,释智圆表达了对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他认为,人们在社交过程中应该保持警惕,避免被不良之人所影响。他强调了谨慎选择朋友的重要性,认为一个良好的朋友圈能够对个人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