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恶神行雨

标题包含
恶神行雨
凶神扇其矢恶神行,汹涌挨排白雾生。风击水凹波扑凸, 雨漴山口地嵌坑。龙喷黑气翻腾滚,鬼掣红光劈划揁。 哮吼忽雷声揭石,满天啾唧闹轰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邪恶势力挥舞着箭矢前行,激起了浓厚的白雾。风雨击打着水面和山口的凹陷处,形成了波纹和水坑。龙喷出黑色雾气翻滚,鬼手持红色光芒疾驰而过。突然间,响起了雷鸣般的咆哮,天空中回荡着嘈杂的声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恶神:喻指灾害之神。 2. 凶神扇其矢恶神行:扇,挥动;矢,射出的箭;恶神,灾祸之神。这句形容恶势力作恶的情景。 3. 汹涌挨排白雾生:汹涌,波涛起伏的样子;挨排,依次排列;白雾,形容云团翻滚的景象。 4. 水凹波扑凸:水凹,水面凹陷处;波扑凸,波浪起伏不平。 5. 雨漴山口地嵌坑:雨漴,大雨如注;山口,山间的出入口;地嵌坑,地面上的坑洼之处。 6. 龙喷黑气翻腾滚:龙喷黑气,形容乌云密布;翻腾滚,形容风云变幻。 7. 鬼掣红光劈划揁:掣,抽动;红光,晚霞或朝霞的颜色;劈划揁,形容闪电划破天空。 8. 哮吼忽雷声揭石:哮吼,形容狂风呼啸;忽雷,突然响起的雷声;揭石,形容雷声震动大地。 9. 满天啾唧闹轰轰:满天,形容雷电交加的场景;啾唧,形容风声、雨声、雷声交织在一起;闹轰轰,形容声音嘈杂。
去完善
赏析
《恶神行雨》是一首描绘风雨景象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强大的破坏力和神秘感。首联“凶神扇其矢恶神行,汹涌挨排白雾生”以恶神行雨的意象开篇,形象生动,突出了风雨的凶猛和无孔不入。颔联“风击水凹波扑凸,雨漴山口地嵌坑”进一步描绘了风雨中的景物变化,风吹起的水浪和雨滴在山口留下的痕迹,都展示出大自然的神奇和巨大能量。颈联“龙喷黑气翻腾滚,鬼掣红光劈划揁”则通过想象和夸张手法,将风雨的猛烈程度推向高潮,寓意着大自然力量和神秘莫测。尾联“哮吼忽雷声揭石,满天啾唧闹轰轰”则以雷声收尾,揭示出风雨过后的大自然仍然充满生机和力量,寓意着生命力的顽强。整首诗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绘和富有张力的语言,展现出大自然神奇的气象景象和生命的坚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恶神行雨》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姚合生活在中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唐朝国力逐渐衰落,朝政腐败,民生疾苦。他的诗多描绘民间生活,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创作《恶神行雨》时,姚合正值青年时期,他亲眼目睹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民间的苦难生活。因此,他在诗中通过描绘恶神行雨的情景,隐喻了当时的朝政腐败和社会不公。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和对恶势力的批判。 此外,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化正处于从盛唐向中晚唐的转变过程中,诗歌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姚合的诗以其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主题,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