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酬卢汀谏议

标题包含
酬卢汀谏议
粟如流水帛如山,依念仓边语笑间。 篇什纵横文案少,亲朋撩乱吏人闲。 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遥贺来年二三月,彩衣先辈过春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稻谷如同流水般连绵不绝,丝绸堆积如山丘,依赖仓库存储并在此处度过愉快的时光。文章中既有纵横的文字叙述,也有少数精美的文案。在亲朋好友之间闹腾欢愉的同时,吏人们也很清闲。举杯斟酒时水已洒满衣襟,墙上的文字任由孩子们嬉耍涂鸦。遥远的地方传来明年的二三月份里,有位身着彩色衣物的前辈将要渡过春天的关口。
去完善
释义
1. 粟:指谷物的总称。这里可能指粮草之类的物资储备。 2. 帛:丝织品的通称,也泛指各种纺织品。这里可能是比喻丰富的财物。 3. 依念:留恋,怀恋。这里形容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4. 仓边:仓库的旁边。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5. 篇什:诗篇。这里指诗人的作品。 6. 纵横:横竖交错,这里形容诗歌内容丰富多样。 7. 文案:古代官署中的文书工作。这里指诗人处理公务时的情况。 8. 撩乱:纷繁复杂。这里形容诗人生活中的各种琐事。 9. 吏人:官员或差役。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身边的工作人员。 10. 杯觞:酒杯,这里代指饮酒。 11. 引满:斟满酒。这里描述诗人喝酒时的情景。 12. 从:跟从,顺着。这里表示诗人任凭酒水弄湿衣服。 13. 墙壁书多任手顽:形容诗人读书广泛,随意翻阅。 14. 遥贺:远远地祝贺。 15. 二三月:春天的时候,这里指的是新年过后的一段时间。 16. 彩衣:彩色衣裳,这里可能指的是盛装打扮。 17. 先辈:先行的尊长,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曾经的友人。 18. 过春关:通过春天的关卡,这里可能是形容友人踏上新的征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酬卢汀谏议》,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中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友人的感激和祝愿之情。诗句中描绘了丰盛的物质生活,但诗人的关注点并不在此。相反,他在感叹朋友们之间的欢声笑语,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同时,他也在感慨自己的公务繁忙,案牍劳形。 在这首诗中,我们仿佛能看到诗人一边举杯痛饮,一边随意涂鸦的场景。那酒液洒满衣襟,那墙壁上满是潦草的文字。这种自在随意的生活方式正是诗人所向往的。 最后,诗人对于来年的春天充满期待,他想象着自己的朋友们在那时齐聚一堂,共度美好时光。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酬卢汀谏议》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姚合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851年,正是姚合晚年时期。在他的一生中,曾任过多个官职,但因性格孤僻,不愿与世同流合污,最后辞官回乡。这首诗是他与友人卢汀的赠答之作,抒发了自己官场失意后的感慨和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 这个时间段正值唐朝末年,政治腐败,战乱频发,民生疾苦。姚合在这种背景下,深感朝廷无能,不愿随俗浮沉,选择了退隐。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时政的不满和对友人的劝诫,希望彼此都能在乱世中保持清白,不为名利所动。这首诗反映了姚合在复杂时代背景下的坚定立场和高尚品质,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