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故人歌妓
愁脸无红衣满尘,万家门户不容身。
曾将一笑君前去,悮杀几多回顾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愁脸无红":指歌妓面无表情或悲伤的神情,使得其脸庞看起来无血色。
2. "衣满尘":描述歌妓的衣服积满了灰尘,暗示她生活潦倒,无人关心。
3. "万家门户不容身":形容歌妓走遍了千家万户,但无人接纳她。
4. "曾将一笑君前去":回忆过去,她曾微笑着跟随故人去各处地方。
5. "误杀几多回顾人":因她过去的微笑而忽视了别人的情感,使许多关注她的人感到失望和伤心。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怀念故人的歌妓的诗。诗中描绘了故人歌妓的悲凉境遇,她的脸上失去了笑容,衣服上布满了尘土,她被迫离开万家门户,无法容身于其中。诗人回忆起她曾带着微笑走向自己,却因为这样的美丽而误杀了无数回头张望的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歌妓的深切同情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揭示出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无常与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文宗太和年间,暮春时节,长安城内外莺飞草长,一年一度的踏青赏春游人如织。唐朝文人墨客们在这场春日盛宴中竞相泼墨,谱写了不少描绘盛世长安的诗篇。其中,翰林学士长孙佐辅以一首《伤故人歌妓》展示了繁华背后不为人知的伤心往事。
长孙佐辅(834-892年),字无咎,长安人。他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才艺双全。然而,在他步入仕途之前,却经历了丧父之痛,家境衰落。文宗朝时期,他虽有才干,却因家世所累,只能屈居翰林院从九品下,无法施展抱负。后来,他在暮春时参加一次贵族聚会,瞥见了已故挚友曾经深爱的歌妓,睹物思人,写下了这首《伤故人歌妓》。
这段时期,晚唐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地方藩镇割据日益严重,唐朝逐渐走向衰亡。而长安城内,贵族宴饮、诗酒风流依然盛行。尽管表面繁荣依旧,但长孙佐辅深谙个中辛酸,内心郁结着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友情的怀念。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在《伤故人歌妓》中表露无遗,他以哀伤悲凉的诗句诉说了逝去的美好时光,勾起了人们对逝去时光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