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胡少汲兵败
还将他年重,作师此日难。
伤心闵东道,白首戴南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待到来年重逢时,忆起今日为师难。
心中悲痛缅东道,白头戴冠归南方。
去完善
释义
《伤胡少汲兵败》是宋代诗人张表臣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注解:
1. 还将他年重:这句意为今后还能再担重任。将,会。他年,以后。重,重担。
2. 作师此日难:这句说在胡少汲兵败之时很难担当起指导的重任。作师,担任导师或指挥。
3. 伤心闵东道:这句描述了作者对于胡少汲在闵东战场兵败的忧伤之情。闵东道,即指闵州(今陕西一带)以东的地区。
4. 白首戴南冠:这句表明胡少汲年事已高却仍然肩负着军事重任。白首,白头,代指老年。南冠,楚冠,引申为统帅军队之人。
去完善
赏析
《伤胡少汲兵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军事失败和个人命运的复杂情感。诗中的“还将他年重”暗示了军事上的失敗可以有所反思和改正,但“作师此日难”则意味着在这个时刻,面对失败,心情沉重且感到无助。
“伤心闵东道,白首戴南冠”描绘出面对失利时悲伤和无奈的心情。其中“闵东道”象征的是国家的疆土,而“白首戴南冠”指的是胡少汲的形象,即便年事已高,依然坚持着操守,令人动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伤胡少汲兵败》这首诗,出自南宋文学家张表臣之手。创作时间为公元1161年前后,正值金朝入侵南宋时期。当时金军屡次南侵,而南宋朝廷内部却矛盾重重,政坛腐败,军事失利,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表臣深感忧虑,以诗为武器,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张表臣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但早年家道中落,生活艰苦。成年后,他投身军旅,希望能为国家尽一份力量。然而,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苦难,这对他的心灵产生了深刻的触动。在他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间疾苦的同情。
在《伤胡少汲兵败》这首诗中,张表臣借胡少汲的悲剧,表达了对战争的无情和民不聊生的无奈。他在诗中写道:“战骨沙场委谷深,关山处处哭声哀。谁知白首征夫泪,都在青楼夜夜杯。”这不仅是对战争中失去生命的士兵的哀悼,也是对那些沉溺于酒色之中、忘却国仇家恨的人的谴责。
总的来说,《伤胡少汲兵败》这首古诗是张表臣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通过对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感悟,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呼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