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雨
雨溟溟,风泠泠,老松瘦竹临烟汀。
空江冷落野云重,村中鬼火微如星。
夜惊溪上渔人起,滴沥篷声满愁耳。
子规叫断独未眠,罨岸春涛打船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水弥漫,寒风凛冽,苍老的松树和修长的竹子伫立在烟雾缭绕的水边。
空旷的江边显得格外寂寥,厚重的云朵犹如村落中的鬼火,微弱得如同繁星点点。
夜晚的溪水让人惊慌失措,渔夫在船上听到水声四溢,心情满是忧愁。杜鹃鸟叫得撕心裂肺,却无人入睡。岸边春天的波涛拍打着船只尾部。

去完善
释义
1. 雨溟溟:形容雨水众多。
2. 风泠泠:风声清凉。
3. 烟汀:烟雾弥漫的水边平地。
4. 空江:空旷的江河。
5. 鬼火:磷火。
6. 滴沥:象声词,形容雨滴声。
7. 子规:杜鹃鸟,叫声凄厉。
8. 罨岸:堆砌堤岸。

去完善
赏析
《春江雨》描绘了春雨、江水、冷风、烟柳等自然景物和由这些景致引发的情感反应。首联"雨溟溟,风泠泠",展示了春天的雨水弥漫,微风拂面的景象。颔联中的"老松瘦竹临烟汀"形象地表现了老松、瘦竹在烟雨朦胧之中的意境。颈联描述了空旷的江面和低沉的云雾,以及农村里微弱如星的灯光,这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诗的尾联部分则生动地描绘了夜幕降临后渔人警觉而起,船只航行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杜鹃鸟不停地啼叫,这一切都深化了诗人心中深深的孤独和哀愁。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通过对春江雨的细致描绘,表达出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孤独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江雨》是唐代诗人张泌的作品,创作于晚唐时期。这一时期,唐朝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张泌在此背景下,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创作了这首描绘春天江水与春雨交织景象的诗歌。
在人生际遇方面,张泌年轻时曾入仕为官,但因对时政不满而辞官回乡。此后他在家乡广交朋友,写诗作文,关注民间疾苦,期望以自己的才华改善社会现状。在张泌晚年,他的诗名越发响亮,成为唐代著名文人。
在时代背景方面,晚唐时期的唐朝已经进入了衰败阶段。国家政治昏暗,皇帝昏庸无能,宦官专权,朝政被少数人把持,人民生活困苦。这种政治黑暗和社会动荡,使得诗人对生活感到绝望,渴望寻求安宁和平静。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