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辞 山和尚
山和尚,山和尚,低丛之下高林上。
深飞撩动声稍稍,秾翠参差不能障。
不兰若,不招提,丁丁啼罢还栖栖。
呜呼此友兮堪同栖,鲜枝润叶漫苍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里的和尚,山里的和尚,在低矮丛林和高树林之间。
他们悠扬的诵经声音飘荡着,浓密的绿色似乎无法阻挡。
不在寺庙,不在招提,他们哼唱着经文又四处栖息。
唉呀,这样的朋友可以一起栖息,那鲜绿的树枝和湿润的树叶充满了整个山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山和尚:这里是对鸟的拟人化称呼。
2. 低丛:指矮小的灌木丛。
3. 高林:指高大的树林。
4. 深飞:在茂密的山林深处飞翔。
5. 撩动声稍稍:形容鸟儿飞行时翅膀触碰树叶发出的声响。
6. 秾翠:浓绿的树木。
7. 参差:此处指树木高低不齐的样子。
8. 不兰若:兰若,原意是寺庙,这里是说山和尚并不栖息在寺庙中。
9. 招提:也作“招提”,是古代对僧舍的泛称。
10. 丁丁:鸟鸣的声音。
11. 啼罢:叫完。
12. 栖栖:鸟类栖息的状态。
13. 鲜枝润叶:新鲜的树枝和湿润的树叶,比喻生态环境好。
14. 苍陂:苍老的池塘。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和尚形象与生活的诗作。诗人以拟人的手法,通过对山和尚的细致观察和想象,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恬静自处的意境。
首句“山和尚,山和尚”,作者反复强调山和尚的身份,使读者对这个形象产生深刻印象。紧接着的“低丛之下高林上”,描述了山和尚生活于密林之间的景象。在树林深处,山和尚悠然自得地生活,既不沉迷于世俗纷扰,也不追求名利的虚浮。这种远离尘世的清净世界,无疑为山和尚带来心灵的宁静。
次句“深飞撩动声稍稍”,则展示了山和尚飞翔时所发出的轻微声响,以及它们翱翔在树林之间的情景。而“秾翠参差不能障”则形象地描绘出树木虽繁茂,但阻挡不住山和尚穿越其中的画面,这显示出山和尚勇敢无畏的精神面貌。
接下来的两句“不兰若,不招提,丁丁啼罢还栖栖”,揭示了山和尚的生活态度:它们没有留恋佛教寺庙的高墙之内,而是选择在丛林中自由生活。每当夜幕降临,鸟儿们结束了一天的觅食,便会回到自己栖息的地方,享受静谧的时光。
最后两句“呜呼此友兮堪同栖,鲜枝润叶漫苍陂”,诗人表示了对山和尚的敬意与赞赏,认为这些朋友实在值得与他共享这片苍翠的山林。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和尚自在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