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闻鹃啼)

标题包含
□□□(闻鹃啼)
眼将穿,肠欲裂。声声似向春风说。春色飘零,自是人间客。 不成泪,都成血。朝朝暮暮何曾歇。叫彻斜阳,又见空山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质(1035年-1112年),字景文,号雪山,北宋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王质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被任命为地方官员,历任知县、通判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眼睛快要望穿了,心如刀绞。每个声音都像在春风里诉说。美好的春光在飘散,像是从人间路过。 泪不能汇成河,都已经化作血。朝朝暮暮从未停歇。呼号的声音响彻夕阳西下,又看到那空山的明月。
去完善
释义
《闻鹃啼》:本诗描写了作者在听到杜鹃鸟叫声时的伤感之情。"杜鹃啼"这个题目,来自于古文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即用某种动物的活动或者声音来隐喻人的情感或生活境遇。 注释: 1. 眼将穿:形容极度盼望的心情。 2. 肠欲裂:表示极度悲痛。 3. 声声似向春风说:指杜鹃鸟的叫声好像在向春风诉说着什么。 4. 春色飘零:描述春天的美好景色渐渐消失。 5. 人间客:指生活在人世间的人。 6. 不成泪,都成血:形容悲伤到极致,眼泪都已经变成血水。 7. 朝朝暮暮:形容每天每时每刻都在重复发生的情况。 8. 叫彻斜阳:指杜鹃鸟的叫声持续到夕阳西下的时候。 9. 又见空山月:指在寂静的山林中看到明亮的月光。
去完善
赏析
《思乡啼杜鹃》王质 鹧鸪声里春光尽,莺花空山响杜鹃。故园晓梦迷千树,子规声断月如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名为《□□□(闻鹃啼)》的古诗,出自南宋诗人王质之手。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正值南宋时期,距离唐朝不远,但政治、经济和文化氛围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当时的南宋,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民生困苦,外患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质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深感忧虑。他的一生充满坎坷,曾担任过小官,但因直言不讳,多次遭到贬谪。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民间疾苦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这首诗《□□□(闻鹃啼)》正是王质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杜鹃鸟的哀鸣,寄托了诗人在动荡时局中的感慨与无奈。杜鹃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象征离别和悲愁的象征,王质以此表达了人们对战争、流离失所的痛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