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省饮不成醉,牢愁将奈何。
晚烟云半杂,春雪雨相和。
巷湿人行少,空寒雁叫多。
凭栏思无极,怀古谩悲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译文:
想要喝得微醺却无法如愿,心中的忧虑和惆怅该如何排遣呢?
傍晚的烟雾弥漫,云朵与大地交融,春天的雪伴着雨滴交织成一片。
小巷湿润,行人稀少,寒冷的空气中传来阵阵大雁的哀鸣。
站在栏杆旁,我思绪万千,不禁怀想起过去的岁月,暗自唱起了悲伤的歌谣。
去完善
释义
1. 省饮:减少饮酒。这里指饮酒不多。
2. 牢愁:深重的忧愁。这里指诗人因国家治理不当而产生的忧虑之情。
3. 晚烟:傍晚的烟雾。这里指春天的黄昏景象。
4. 春雪:春天的雪。这里指春天的自然景象。
5. 巷湿:街道被雨水打湿。
6. 空寒:天气寒冷,空旷寂寥。
7. 凭栏:倚靠在栏杆上。这里是诗人在思考问题的动作描述。
8. 怀古:怀念古代的事情。这里指诗人对国家历史的感慨。
9. 谩悲歌:无端地唱起悲伤的歌曲。这里是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的表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翁卷在春天时节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联“省饮不成醉,牢愁将奈何”,表达了诗人因无法借酒消愁而倍感苦恼的心情。
颔联“晚烟云半杂,春雪雨相和”,描写了傍晚时分,云烟与晚风交织在一起,春雨滋润着春雪的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半杂”和“相和”两个动词,使画面更加生动。
颈联“巷湿人行少,空寒雁叫多”,描述了街巷湿润,行人稀少,天空寒冷,大雁啼鸣的景象。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感受。
尾联“凭栏思无极,怀古谩悲歌”,诗人倚靠栏杆,思绪无边无际,怀念古人,感叹世事无常,不禁唱起了悲伤的歌。这既是诗人的个人情感表达,也是对人世沧桑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即事》是南宋诗人翁卷所作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初夏景象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6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
在诗人的这段人生历程中,他仕途并不顺利,多次科举落榜,生活清贫。然而正是这种经历,使得翁卷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百姓的生活,感受了民间的疾苦,这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思考。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权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较快。江南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为了全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诗人所处的年代,恰逢宋朝江南经济的繁荣期,这为他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提供了丰富的实景素材。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宋代诗坛走向多元化的时期,各种诗派争相斗艳,这也为翁卷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