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西京
西京千古帝王宫,无限名园水竹中。
来恨不逢桃李日,满城红树正秋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都长安万世朝,繁华园林碧水映。
可惜未逢花盛开时,满眼秋枫映古城。
去完善
释义
1. 西京:这里指北宋时的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建都于此。因其位于西京洛阳之东,故称“西京”。
2. 千古帝王宫:形容东京汴梁作为历代王朝都城的历史悠久。
3. 名园:指著名的皇家园林,如西苑、琼华岛等。
4. 水竹中:指园林内水榭楼台与翠竹相映成趣的美景。
5. 来恨:遗憾未能及时前来欣赏。
6. 桃李日:指春季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时期。
7. 红树:指秋季时树木叶子变红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古都西京(今西安)为描绘对象,首句便引入了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背景。诗人通过“无限名园水竹中”的描述,使人仿佛置身于那曾经繁华昌盛的皇家园林之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沉淀。诗人此刻的心境,或许是想感叹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又或是借这古典园林的画面引发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第二句中的“桃李日”显然是一种象征手法,用以表达昔日繁荣盛世的景象。而如今,诗人表示遗憾未能亲身经历那个繁华时代,而是来到了一个更成熟的季节——秋风萧瑟之时。“满城红树正秋风”是画面感的强烈体现,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感慨。在这浓浓的秋意之中,树木转为红色,宛如火焰般的炽烈,给人一种热烈而深沉的感受。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感和文人情感的古诗。诗人在缅怀古都的同时,也诉说着对生活变迁、世事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诗人穆修在晚年之际,怀着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感慨,写下了这首名为《过西京》的诗篇。穆修(979-1032),字伯长,浙江绍兴人,北宋著名文人、散文家、词人,曾任泰州司理参军等职。
当时,北宋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外患不断。社会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导致北宋王朝危机四伏。在这样的背景下,穆修厌倦了官场的腐朽,辞去职务,回到故乡江南。诗人目睹国家兴衰,身世浮沉,内心满怀惆怅之情。
诗中的“西京”指洛阳,历史上曾是东周的都城,也是北宋时期的陪都。穆修途经此地,回望过去的辉煌,感叹世事沧桑,不禁抒发了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和对现实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