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一箔珠帘掩
一箔珠帘掩映垂,房栊轻染麝香枝。
佳人盼影横哀柱,狎客分光缀艳诗。
禁锁翠明初唱漏,官窗红短尚围棋。
长宵且秉欢游去,无限风光见古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缕珠帘轻轻低垂,房间里的树枝散发出淡淡的麝香味道。
佳人在哀伤的柱子旁期待身影出现,客人们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赋诗。
时光在翠绿的树木间流淌,官员们在窗口处忙碌下棋。
在这漫漫的长夜中,让我们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古时的歌谣诉说着无尽的风华。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穆修:宋朝文人,擅长诗文创作。
2. 一箔珠帘:箔,窗帘。珠帘,用珠子串成的窗帘。
3. 掩映垂:掩映,遮遮掩掩的样子;垂,下垂。
4. 房栊:房,房屋;栊,窗户。
5. 麝香枝:麝香,麝香鹿分泌的香料;枝,树枝。
6. 佳人:美人。
7. 盼影:盼望的身影。
8. 哀柱:悲哀的柱子,此处指代哀伤的气氛。
9. 狎客:指与主人关系亲近的宾客。
10. 分光:分享光彩,此处指共同欣赏美景。
11. 缀艳诗:缀,连接;艳诗,描绘美好景色的诗歌。
12. 禁锁翠明:禁锁,禁止开放;翠明,绿色的光明,此处指绿色的光线。
13. 初唱漏:初,刚开始;唱漏,古代计时工具,用滴水计数的方式报时。
14. 官窗:官员的窗户。
15. 红短尚围棋:红短,红色的短烛;尚,还;围棋,一种棋类游戏。
16. 长宵:漫长的夜晚。
17. 秉欢游:秉,持;欢游,愉快的游玩。
18. 无限风光: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19. 古辞:古代的诗词作品。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旖旎的夜宴图景,通过对珠帘、麝香枝、佳人、狎客等元素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华灯璀璨、歌舞升平的夜晚场景。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翠明”、“红短”等色彩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感。最后,诗人以“长宵且秉欢游去,无限风光见古辞”作为结语,表达了对于古代诗词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烛·一箔珠帘掩》是宋代诗人穆修创作的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诗篇。此诗以烛光隐喻别离之情,表达了诗人在远离家乡的旅途中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时期(960-1127年),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复兴,文人墨客们开始关注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
穆修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在北宋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推广,许多文人纷纷离开家乡,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要经历长时间的旅途奔波,与家人和故乡分离。这种离别之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十分普遍,因此穆修的诗篇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此外,穆修的个人经历也对这首诗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他自幼勤奋好学,然而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及第。这使得他对科举制度产生了质疑,同时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忧虑。在这样的心境下,他创作了这首《烛·一箔珠帘掩》,以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