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立东游
诗笔知名曾苦刻,文章多难久飘流。
睢阳纵酒黄金尽,提剑东方暂一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诗歌撰写颇受困扰曾苦苦钻研,
文章写作艰难波折如飘泊不定。
睢阳饮酒豪爽,金樽空悬,
提剑向东,短暂遨游此间。
去完善
释义
1. 诗笔:指诗人以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 苦刻:这里形容诗歌创作时的用心。
3. 多难:指的是作者历经的艰难困苦。
4. 睢阳:今河南商丘一带,这里借指作者当时所在之地。
5. 黄金:象征财富。
6. 提剑:拿起剑来,表示准备战斗或做事。
7. 东方:泛指山东地区。
去完善
赏析
赏析:
诗人穆修的这首《送孙立东游》通过对孙立东游的描述,表达了对自己才华得不到赏识、人生遭遇诸多困境的感慨。诗人以“诗笔知名曾苦刻,文章多难久飘流”开篇,表明自己的诗文虽有所成就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长期漂泊不定,无处施展抱负。接着用“睢阳纵酒黄金尽,提剑东方暂一游”描绘了孙立在睢阳放荡不羁的生活,以及他为了寻求机会而选择东游的场景。全诗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叹,又蕴含着对友人孙立的鼓励和支持,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孙立东游》是北宋诗人穆修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87年,当时穆修正值中年,生活稳定,但心中仍怀有壮志。他以学问渊博、品行高洁著称,在士林中颇有影响力。
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北宋初期,历经五代十国的动荡之后,国家政治渐趋稳定。然而,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知识分子普遍对现实抱有不满情绪。穆修作为一名有理想的文人,时刻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他的诗歌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送孙立东游》这首诗中,穆修以送别友人东游为契机,表达了对于友人的关心与勉励。他希望友人能像大鹏鸟一样展翅高飞,实现自己的抱负。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希望友人能够为国家效力,振兴中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