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闻报自崖徙雷成一章

标题包含
闻报自崖徙雷成一章
从来崖贬断还期,闻徙警雷众共疑。 却讶有虞刑政错,四凶何事不量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原文:“从来崖贬断还期,闻徙警雷众共疑。却讶有虞刑政错,四凶何事不量移。” 译文:“一直以来,对犯错的官员予以贬谪或免职,已经约定俗成;然而听到关于迁移的警告声,大家都有疑虑。让人惊讶的是,如此严重的错误竟然是出自一个有才干的政治家之手,真是难以理解。”
去完善
释义
1. 崖:指诗人穆修被贬的地方,具体指位于江西省的吉水县,这里借用了地理名称。 2. 徙:迁徙的意思,指的是从一处地方迁往另一处地方。 3. 雷:古时的刑罚之一,又称“五刑”,分为墨、劓、剕、宫、大辟五种,这里是借用法制名词。 4. 有虞:指中国历史上的时代——虞朝,即舜的时代。 5. 四凶:指中国历史上舜时代的四个恶人,分别是驩兜、共工、鸮和政治愚昧的鲧,这里是引用古代历史人物。 6. 量移:一种古代官吏的调动方式,根据犯错误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惩罚性调动。
去完善
赏析
《闻报自崖徙雷成一章》是北宋诗人穆修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注和忧虑。这首诗的主题是官员的调任和贬谪,诗人通过寓言的形式表达了对朝廷用人制度的批评。 首先,“从来崖贬断还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员贬谪的看法。这里的“崖”指代被贬谪的官员,“断还期”意味着官员贬谪的时间和期限是确定的。这句话说明诗人认为官员贬谪的制度是合理的,有明确的期限和规定。 接着,“闻徙警雷众共疑”,这句诗描述了人们对官员调任的反应。“警雷”象征着官员调任的消息,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会产生疑虑。这说明诗人认为官员调任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反映出人们对官场人事变动的敏感和关注。 然后,“却讶有虞刑政错”,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惊讶和质疑。诗人对官员调任的现象表示惊讶,认为这是朝廷的失误。这里的“有虞”指的是舜帝时代的一个典故,舜帝将四个恶人(尧的儿子丹朱、驩兜、共工、鲧)流放四方,以示惩罚。诗人用这个故事比喻朝廷的刑罚和政令存在错误。 最后,“四凶何事不量移”,这句诗进一步表达了对朝廷用人制度的批评。诗人质疑为什么像四凶这样的恶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而是没有被流放或者贬谪。这说明诗人认为朝廷在处理官员问题上的措施不够严厉,无法有效地惩治那些犯错的官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文人士子多感叹世事沧桑、国运兴衰,并对自然山水寄寓深远寓意。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人,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穆修在太学学习期间,受到著名学者杨亿的赏识和提拔。然而,他在任官后,由于性格耿直、不善逢迎,屡遭排挤和贬谪。这一时期,他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诗词歌赋之中,创作出许多具有深刻哲理的诗篇。 公元1029年,穆修被任命为秘书省著作佐郎,负责修纂史书。然而,因政见不合,不久后被贬至山南西道节度副使。在这段时间里,穆修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种情绪在其诗作《闻报自崖徙雷成一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诗中的“崖”指作者被贬谪的地方,“雷成”则象征皇帝所在地。诗人通过听闻从皇帝所在地的消息,表达自己对于政治变迁的无奈与惆怅。同时,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首诗歌反映了穆修在这一时期的生活经历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沉思考,成为了北宋文人抒怀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