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除夜

标题包含
除夜
灯前清泪落衣间,守岁分为客是闲。 老母今春年七十,寿觞争忍对慈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灯光下不禁泪水沾湿了衣裳,除夕夜本该欢聚一堂却成了在外漂泊的闲暇时光。母亲今年春天就七十岁了,面对她慈爱的容颜,我怎能忍心不举杯祝寿呢?
去完善
释义
1. 除夜:指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即除夕之夜。 2. 穆修:北宋著名文人,字伯长,晚年自号青洲漫士。 3. 灯前清泪落衣间:在灯光下不禁泪流满面。 4. 守岁:除夕夜熬夜的习俗。 5. 分为客是闲:客居他乡的人,只能独自度过这漫长的夜晚。 6. 老母:诗人对母亲的尊称。 7. 今年春:指诗人当时所处的年份的春天。 8. 年七十:指诗人的母亲当年已经七十大寿。 9. 寿觞:祝寿的酒杯。 10. 慈颜:母亲的面容,此处用来表示对母亲的尊敬和爱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穆修在除夕之夜的心境和感慨。首句“灯前清泪落衣间”描述了诗人在灯火通明的除夕夜独自在异乡的凄凉情景。次句“守岁分为客是闲”揭示了诗人虽身处繁华的除夕夜却难以掩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紧接着诗人回忆自己的母亲,今年春天就要满七十岁了。在这个时刻,诗人面对母亲的慈爱面容,心如刀绞,很难忍心举起酒杯庆祝她的生日。诗歌的最后一句“寿觞争忍对慈颜”可谓神来之笔,将诗人的孝心和痛楚表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除夜》是宋代诗人穆修在庆历年间所作的一首五言诗。在这首诗中,穆修通过对除夕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诗词的创作时间来看,这首诗作于庆历年间(1041-1048年)。这一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诗歌创作非常活跃。穆修作为当时的文人,深受时代氛围的影响,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诗歌作品。 其次,从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来看,穆修在庆历年间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他曾担任过国子监博士、颍州通判等职,但因不满当时官场腐败、士人浮华的风气,选择了辞官回乡。这使得他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同时也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这种人生的历练和感悟,无疑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再次,从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来看,庆历时期北宋王朝虽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社会矛盾仍然较为严重,尤其是在官场腐败、贫富分化等方面。穆修作为一位关注社会现实的诗人,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这也是《除夜》一诗所传达出的重要主题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