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郭寒食雨中作
寂寥村郭见寒食,风光更着微雨遮。
秋千闲垂愁稚子,杨柳半湿眠春鸦。
白社皆惊放狂客,青钱尽送沽酒家。
眼前不得醉消遣,争奈恼人红杏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寂静的乡村里,我们看到寒食节的到来,风景在细雨中显得格外美丽。
孩子们无聊地荡着秋千,却满怀忧虑;湿润的杨柳树下,春鸦正在休憩。
诗人们在这个节日都放浪形骸,到处喝酒作乐;用金钱换来美酒,尽情畅饮。
即使眼前的景象令人陶醉,也无法排解心中的烦恼,那令人恼火的红色杏花更是让人无法释怀。
去完善
释义
1. 村郭:村庄与城郭。这里指诗人所在的乡村地区。
2. 寒食: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天或两天。这天禁火,只吃冷食。
3. 微雨:细雨。
4. 秋千:古代清明时节的一种游戏,也称为“鞦韆”。
5. 稚子:小孩子。
6. 杨柳:指春天的柳树。
7. 白社:诗人的书社名,这里代指诗人自己。
8. 放狂客:指释放狂放的情怀。
9. 青钱:铜钱,这里指买酒的钱。
10. 沽酒家:卖酒的地方。
11. 争奈:怎奈,无可奈何。
12. 红杏花:红色的杏花,这里用来形容春天景色。
去完善
赏析
《村郭寒食雨中作》是北宋诗人穆修的一首描绘寒食节景象的诗歌。这首诗以村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画面和生动的形象,展示了寒食节细雨中的人间景象。首先,诗中描绘了寒食节细雨中宁静的村庄、悠闲的秋千、湿润的杨柳以及春鸦在树下小憩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其次,诗人提到白社(隐士们聚集的地方)的隐士们在这个日子里尽情放狂,用金钱换得美酒,享受着生活的愉悦。然而,诗人却因眼前繁盛的红杏花感到烦恼,无法沉醉于酒中消磨时光。这首诗展现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诗人穆修所作的《村郭寒食雨中作》这首诗描绘了乡村清明节细雨蒙蒙的景象,诗人在此表达了客居他乡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是宋仁宗时期,此时穆修虽任职于长安,但并不如意。他在长安的生活困顿、精神孤独,因此创作了许多寄寓忧国忧民情感的诗歌。在诗人的时代,寒食节是民间的重要节日之一,人们通过扫墓祭祖、踏青游玩来纪念先人、祈福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乡村生活的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