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南春

标题包含
江南春
杜若谿边待钓船,怨红伤翠助鹂鹃。 战回春事青蒲剑,买破韶光绿荇钱。 千嶂远围芳草国,一江晴浸断霞天。 未知多感多愁客,何处偷寻瓮底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杜若谿的河边等待渔船归来,红色的杜鹃和翠鸟的鸣声让人心生哀怨。春天里战斗似的忙碌已经结束,绿色的水草仿佛一把锋利的宝剑,购买时间如同花去金钱。江山如画的景色,山峦起伏,江水荡漾,远方的霞光映照天空。感叹人生易老,忧愁烦恼无处不在,真想在某个角落寻找内心的宁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杜若:一种香草的名称。 2. 谿:即“溪”,小溪流。 3. 待钓船:等待钓鱼的小船。 4. 怨红伤翠:指花卉凋谢。怨红,指花因悲伤而凋谢。伤翠,指草因伤情而枯黄。 5. 助:增添,增加。 6. 鹂鹃:鸟名,此处指杜鹃鸟。 7. 战回春事:形容春天即将结束。战回,指战斗结束后。 8. 青蒲剑:青色蒲草,此处比喻春天的嫩叶。 9. 买破韶光:指花钱换取美好时光。韶光,美好的时光。 10. 绿荇钱:绿色的荇菜,此处比喻水中的美景。 11. 嶂:山峰。 12. 芳草国:长满花草的国家,形容江南地区的美丽景色。 13. 晴浸:晴天时映照在水中的倒影。 14. 断霞天:残霞的天空,形容傍晚时分天空的霞光。 15. 多感多愁客:感情丰富的人。 16. 瓮底眠:比喻远离尘世纷扰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江南春》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致和诗人的忧郁情感。诗人以杜若谿边的钓鱼船开篇,展现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画面。然而,诗中的“怨红伤翠”却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使得这美丽的景象显得有些哀伤。诗人通过“青蒲剑”和“绿荇钱”这两个形象的细节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诗人通过“千嶂远围芳草国,一江晴浸断霞天”这一对仗工整的对句,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广袤的江南景色。这里的山峦、江水、晚霞等元素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而“未知多感多愁客,何处偷寻瓮底眠”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如此美景时,依然无法摆脱内心的忧伤和对世事的感慨。 总的来说,穆修的这首《江南春》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又有诗人深沉的情感表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这首诗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南春》是北宋诗人穆修的一首描绘江南春天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75年前后,正值北宋初年。这一时期,北宋王朝刚刚建立,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文化艺术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穆修作为当时的文人雅士,对江南的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写下了这首描绘江南春天的诗篇。 穆修在北宋初期的生活经历颇为坎坷。他曾担任官职,后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专心从事文学创作。穆修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这一时期,他游览了江南各地,欣赏了江南春天的美景,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和谐,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创作了这首《江南春》。 在《江南春》这首诗中,穆修通过对江南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同时,他也借这首诗传达了对人生无常、岁月匆匆的感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北宋初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也是穆修个人生活经历丰富、创作热情高涨的阶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穆修对江南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