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雨中牡丹

标题包含
雨中牡丹
万金期胜赏,三月破秾芳。 妬忌巫娥雨,摧残洛苑香。 怨啼甄后玉,寒出贵妃汤。 掩敛无聊极,谁来替断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万金求赏的美景,在三月的繁华中绽放。 嫉妒的巫神泪如雨下,摧残了洛阳园的花香。 怨泣的甄皇后如玉般凄美,寒冷涌出的贵妃温泉。 收敛无精打采到极点,谁能来分担这无尽的忧伤。
去完善
释义
1. "万金期胜赏":意指不惜花费万金期待一场盛大的赏景活动。"胜赏"是美好风景的代名词。 2. "三月破秾芳":意指春天三月花朵争相开放,争艳繁华。"秾芳"代表繁茂的花朵。 3. "妬忌巫娥雨":这里用巫娥妒忌来形容下雨对牡丹的影响。"巫娥"在此借指飘渺的云彩。 4. "摧残洛苑香":洛苑即洛阳的皇家花园,此处暗示牡丹花被春雨打击摧残。 5. "怨啼甄后玉":以甄后的悲鸣玉之声比喻雨滴打落在花瓣上发出的声音。 6. "寒出贵妃汤":"贵妃汤"是唐朝杨贵妃喜欢的一种汤饮,此处用来形容牡丹花的香气被雨水掩盖。 7. "掩敛无聊极":牡丹花在雨中黯然失色,显得无所依托。"掩敛"表示隐藏或收起,"无聊极"表示极其无聊和无奈。 8. "谁来替断肠":表达作者希望有人能分担自己看到牡丹花在雨中凋零时的哀伤之情。"断肠"象征极度悲痛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春雨中牡丹花的美丽与哀愁。首联以“万金期胜赏”起笔,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接着用“三月破秾芳”一句展现了春光明媚、鲜花盛开的景象。颔联“妬忌巫娥雨,摧残洛苑香”,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雨比喻为嫉妒嫦娥的巫娥,以此表达雨水无情地摧毁了洛阳牡丹的美丽。颈联“怨啼甄后玉,寒出贵妃汤”,继续通过典故和对比,传达了牡丹花的哀怨之情,以及人们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致时所产生的心灵共鸣。尾联“掩敛无聊极,谁来替断肠”,诗人在描述牡丹花被雨水摧残的景象之后,发出感叹:当牡丹花在雨中黯然失色,又有谁能来代替它们感到悲痛欲绝呢?整首诗以其深情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牡丹花的美丽和哀愁,让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中牡丹》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穆修所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960-1127年),具体年份未详。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穆修正处于人生的高潮期。他曾任著作佐郎、秘书丞等官职,并在文学和书法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然而,他在政治上的命运却并不如意,曾因为直言不讳地批评朝政而被贬谪。这可能也是他在诗中表达出对牡丹命运的感慨的原因。 在穆修生活的时代,北宋正处于从五代十国的战乱走向太平盛世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穆修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雨中牡丹的形象,表达了其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