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壁间水波观音
曹源正派喜流传,涓滴浑无浪拍天。
任是大悲千手眼,探渠深浅待馿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壁间水波观音:指诗所描绘的壁画中的水波观音形象。水波观音,又称水月观音,是观音菩萨的一种变体形象。
2. 曹源正派:禅宗佛教术语,意指从达摩祖师一脉相传的正统禅法。这里用以形容观音菩萨教义的纯正。
3. 涓滴浑无浪拍天:描述了水波观音所处的宁静环境。涓滴,指细微的水流;浑无,意为完全没有;浪拍天,形容海浪拍打天空的景象。此处表示没有世俗的烦恼纷扰。
4. 大悲:大悲咒,佛教经典之一,用于祈求观音菩萨的庇佑。
5. 千手眼:观音菩萨的形象特征,表示观音菩萨有千手千眼的能力,能够拯救众生于苦难之中。
6. 探渠深浅待馿年:指探索观音菩萨的智慧需要耐心和时间。馿年,传说中馿子的寿命有一万年,这里用来表示很长时间。
去完善
赏析
《题壁间水波观音》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观音菩萨形象的诗歌。诗人以观音菩萨的慈悲形象为主题,表达了他对佛法的领悟和敬仰之情。诗中提到的“曹源正派”指的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开创的南岳曹溪一脉,这一派别强调内心的顿悟和自性本净的观念。
在第一句“曹源正派喜流传”中,诗人表达了对于禅宗正统教义传承的喜悦。他认为佛教的正统教义如同清澈的水流,能够洗涤人们的心灵。紧接着在第二句“涓滴浑无浪拍天”中,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净的力量,即使是最小的水滴,也能展现出平静的力量,没有波浪可以撼动它。
在接下来的两句“任是大悲千手眼,探渠深浅待馿年”中,诗人提到了观音菩萨的形象。观音菩萨具有千手千眼的形象,代表着他的大慈大悲和救苦救难的能力。然而,即使是观音菩萨,也需要像驴子一样忍耐和等待,才能探明佛法的深度。这里诗人传达了佛教的一种教诲:无论是谁,要想真正理解佛法,都需要经历长时间的修行和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壁间水波观音》是宋代诗人释慧开所创作的一首赞美观音菩萨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1279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释慧开,又称临济宗的开山祖师,他的一生都在寻求佛教的真谛。在这段历史时期,禅宗思想在中国蓬勃发展,并成为民间宗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释慧开在诗中将观音菩萨描绘成一位悲悯众生、普渡众生的救世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明的敬仰之情。
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下,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例如,宋朝时期,文人墨客们喜欢游览名胜古迹,并在壁上题诗作画,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此外,观音菩萨在当时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人们常常通过供奉观音像来祈求平安吉祥。这些因素都为释慧开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来源。
总之,《题壁间水波观音》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体现了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以及文人们的艺术追求。在这首诗中,释慧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观音形象,表达了人们对观音菩萨的崇敬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