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吴王宅
吴王承国宠,列第禁城东。连夜征词客,当春试舞童。
砌分池水岸,窗度竹林风。更待西园月,金尊乐未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吴王享受着国家的宠爱,位于皇城之东的高门府邸。在春意盎然之时,召集了天下文人雅士,并让舞者们现场展示才艺。
庭院中水景与陆地被精巧的区分开,窗口旁是翠竹婆娑。待到明月高悬西园时,品酒宴之乐仍在继续。

去完善
释义
1. 吴王:指吴国的君主,这里可能指春秋时期的吴王阖闾或吴王夫差等。
2. 承国宠:承受国家的恩宠,即得到国家赏识和重用。
3. 列第:设立府第,这里指修建豪华的宅邸。
4. 禁城:皇城,这里指京城。
5. 连夜征词客:连夜召集文人墨客,进行文学创作。
6. 当春:正值春天。
7. 试舞童:选拔跳舞的孩子。
8. 砌分:台阶划分。
9. 池水:水池的水面。
10. 窗度:窗户旁感受到。
11. 竹林风:风吹过竹林产生的声音。
12. 西园:西边园林。
13. 金尊:金色的酒杯,表示酒具的高贵。
14. 乐未终:音乐尚未结束,表示宴会仍在继续。

去完善
赏析
《宴吴王宅》描绘了春日里一场盛宴的热闹场景。首联通过“吴王”和“承国宠”的形象塑造,暗示出贵族的尊贵地位。接着,“连夜征词客,当春试舞童”一联,则突出了这场盛宴中的文艺表演环节。而“砌分池水岸,窗度竹林风”两句,通过对景致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优雅的氛围,展现出贵族生活的高雅之处。最后一句“更待西园月,金尊乐未终”,意味着宴会的欢愉仍在继续,以此收束全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宴吴王宅》是唐朝诗人祖咏的一首描绘宴会场景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14年,即唐玄宗开元二年。在这时期,唐朝的国力逐渐强盛,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宴会和聚会成为当时社会风气的象征。
祖咏在这一年中,由于他的才华横溢,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任职于朝廷。然而,他并未忘记民间百姓的疾苦,时常关注时事。在这段时间里,他积极参与宫廷的宴会活动,并在宴会上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与此同时,当时的唐朝社会正处于一个由盛而衰的转折期。虽然表面上歌舞升平,但已经潜伏着种种危机。这使祖咏对国家的未来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因此,他在诗中将这种担忧通过宴会这一载体表达出来,既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可能走向衰败的警醒。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