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淮河寄平一
天色混波涛,岸阴匝村墅。微微汉祖庙,隐隐江陵渚。
云树森已重,时明郁相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波浪般的云层,岸边阴凉的村庄和别墅。远处依稀可见的是汉武帝的祭祀庙,还有那神秘的江陵小岛。云雾弥漫,树木繁茂,时而明亮,时而暗淡。

去完善
释义
"天色混波涛"的注释:
1. 天色:天空的颜色。
2. 混:混合,交融。
3. 波涛:波浪,此处指水面的波动。
4. "岸阴匝村墅"的注释:
5. 岸阴:河岸的阴影。
6. 匝村:环绕村庄。
7. 墅:别墅,此处指农家小院。
8. "微微汉祖庙"的注释:
9. 微微:轻微,隐约。
10. 汉祖庙:祭祀汉高祖刘邦的庙宇。
11. "隐隐江陵渚"的注释:
12. 隐:模糊,不清晰。
13. 江陵渚:江陵的小岛。江陵,地名,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渚,小岛。
14. "云树森已重"的注释:
15. 云树:高大的树木。
16. 森:密集,繁茂。
17. 已:已经。
18. 重:重叠,堆叠。
19. "时明郁相拒"的注释:
20. 时明:不时明亮。
21. 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22. 相拒:相互抗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渡淮河”为主题,将河流、两岸风光以及汉代的威严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从自然景象到历史背景,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是丰富而深邃的。在诗歌中,我们仿佛能看到波涛汹涌的淮河,感受到它的浩渺与激荡。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借用了“汉祖庙”和“江陵渚”两个历史文化意象,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从中窥见历史的痕迹。另外,在诗人的笔下,树木被赋予了生命力,它们的状态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一幅生动且富有动态美的画面。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不仅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也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那悠然自得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渡淮河寄平一》是唐代诗人祖咏在安史之乱后,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战乱频发,民生疾苦。祖咏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生活坎坷,不得不离开家乡四处游历,寻求出路。他在这段时间里,亲身经历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对百姓的生活状况有着深刻的了解。这首《渡淮河寄平一》正是他在旅途中寄给朋友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