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陈留李少府揆厅
相知有叔卿,讼简夜弥清。旅泊倦愁卧,堂空闻曙更。
风帘摇烛影,秋雨带虫声。归思那堪说,悠悠限洛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与您交心的叔卿朋友,让我们晚上不再繁冗争吵。在旅途疲乏中寻找慰藉,躺在空旷的堂屋倾听黎明时的钟声。风吹动着窗帘,烛光摇曳;秋雨沙沙,伴着虫儿的低语。回家的念头难以言喻,遥远的洛阳城显得那么遥远。

去完善
释义
1. 宿:住宿,借宿;这里指的是暂时借住在别人的住所。
2. 陈留:古县名,位于今河南省开封附近。
3. 李少府揆:指李揆,唐朝官员,时任陈留县尉,“少府”是官职的一种。
4. 叔卿:伯夷、叔齐的并称。伯夷、叔齐都是孤竹国君的儿子,为了不让继位一事引起纠纷,两人都逃走了。后来周武王灭商,他们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这里代指朋友间的知己。
5. 讼简:诉讼减少,意味着地方安定,政治清明。
6. 夜弥清:夜晚越发宁静。
7. 旅泊:旅行时临时歇息的地方。
8. 厌卧:疲倦不堪,无法入睡。
9. 堂空:房子宽敞而显得空荡荡的。
10. 风帘:用薄纱制成的窗帘。
11. 烛影:蜡烛燃烧的影子。
12. 悠悠:形容缓慢的样子。
13. 限洛城:洛阳城的天际线,表示距离洛阳还有一段距离。

去完善
赏析
首联“相知有叔卿,讼简夜弥清”表明了诗人与友人李揆间的深厚交情以及他们生活环境之宁静。虽然只是普通的夜晚,却因友人的陪伴而显得格外珍贵。
颔联“旅泊倦愁卧,堂空闻曙更”描绘出诗人在旅途中疲惫不堪,不得不借宿于此的景象。尽管环境简陋,他仍在这宁静的夜晚中保持清醒,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颈联“风帘摇烛影,秋雨带虫声”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夜幕下,风帘轻轻摇曳,烛光随之跳动;窗外,秋雨绵绵,伴随着昆虫的鸣叫声。这样的景象不仅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还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尾联“归思那堪说,悠悠限洛城”则透露出了诗人内心深深的思乡之情。遥远的家乡、牵挂的家人让诗人无法安心在此停留,而是期待着早日回到家乡,回归正常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宿陈留李少府揆厅》是唐代诗人祖咏的作品。该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正值盛唐时期。在那个时候,唐朝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发展,诗歌创作达到顶峰。
祖咏,河南洛阳人,他年轻时便以文才知名,但因科举落第,未能入仕。这首诗正是他在陈留李少府揆厅留宿时所作。陈留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附近,是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军事重镇,祖咏在此地的旅次生活中,感悟到人生的际遇无常。
在这首诗中,祖咏通过对陈留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他借用历史故事,如秦末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以及汉代陈平逃离吕氏篡位风波的经历,揭示了当时的政治风云变幻。然而,尽管人生际遇沉浮不定,但祖咏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