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文昌宫
文曜炳天府,司禄辅时雍。
妥灵俨宫宇,垂光耀词锋。
牲齐蠲谷旦,英髦翕来宗。
桂旗降剡剡,瑶席瞻颙颙。
克诚致昭享,受嘏欣满容。
宾筵列左右,旅觯欢横纵。
美矣席上珍,何异金在镕。
联举属兹岁,青云升九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阳照耀天空,照亮了天府之国;语文老师的任务是辅助时运、培养和谐。
在这庄重的宫殿里,我们尊奉灵魂的神圣,注重言辞的力量。
祭祀的日子选定在谷物收获的时候,英才聚集在一起共享。
悬挂的旗帜优雅如桂花,铺设的宴席似乎遥不可及。
能够表达出真诚的人得到尊敬和分享,他们享受着祭品的喜悦。
宾客们在宴席间欢声笑语,尽情享受美酒佳肴。
宴席上的美好无法用言语形容,就像金子熔化后制成的美酒一样。
这一年大家共同见证了这样的时刻,青云扶摇直上九天。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会文昌宫:指祭拜文昌帝君的宫殿。文昌帝君,又称文昌星,是中国民间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的神。
2. 文曜:此处意指文昌星的光芒。曜,光芒。
3. 天府:中国古人认为天上的天宫,有文昌帝君的居所。
4. 司禄:主管禄位之神,这里指文昌帝君。司,掌管;禄,古代官吏的俸给。
5. 时雍:指政治和谐、社会安宁的时代。时,时代;雍,和谐。
6. 妥灵:安置灵魂。妥,安置;灵,灵魂。
7. 宫宇:宫殿。宇,房屋。
8. 垂光:放射光辉。垂,降落;光,光辉。
9. 词锋:诗文才华。
10. 牲齐:献祭用的牺牲。牲,牺牲;齐,同“斋”,祭祀前清心洁身。
11. 蠲谷旦:指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举行祭祀。蠲,除去;谷旦,良辰吉日。
12. 英髦:英才俊秀之人。髦,杰出的人物。
13. 翕:合拢,聚集。
14. 桂旗:绘有桂树的旗帜,用于祈神祭祀。
15. 剡剡:光亮的样子。剡,光泽。
16. 瑶席:华美的坐席。瑶,美玉。
17. 颙颙:仰望的样子。颙,抬头向上看。
18. 克诚:至诚之心。克,能;诚,真心。
19. 昭享:神明享受祭品。昭,光明;享,享用。
20. 受嘏:接受福禄。嘏,福。
21. 满容:满足的神情。满,满足;容,神情。
22. 宾筵:宴请宾客的筵席。
23. 旅觯:共同喝酒。旅,众人;觯,酒器。
24. 横纵:纵横交错,形容欢乐的场面。
25. 美矣席上珍:赞美宴席上的佳肴美味。
26. 金在镕:将金属放入熔炉冶炼,比喻人才接受培养。镕,熔化金属的炉子。
27. 联举: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连续考中。
28. 青云升九重:象征士人通过科举考试步步高升。青云,比喻高官显位;九重,天有九重,借指朝廷。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是描绘文昌宫的场景和气氛的。诗人通过描述文昌宫的光辉灿烂、庄严雄伟,以及其中举行的盛大祭祀活动,表达了人们对文昌帝君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参加祭祀者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于学问、事业的热衷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会文昌宫》是唐朝诗人林宗放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756年。此时正值安史之乱时期,唐玄宗被迫西逃,林宗放作为一介文人,眼见山河破碎,忧国忧民之情油然而生。
在这一时期,林宗放的人生际遇较为坎坷。他原本是长安的一名书生,因战乱而离家避难。在流亡的过程中,他目睹了百姓生活的困苦和社会的动荡不安。这些经历使他对国家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也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
在林宗放所处的时代,唐朝已经进入了由盛转衰的阶段。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故,这场战争不仅导致了唐朝的国力大减,还使得北方的经济和文化受到严重破坏。此外,此时的唐朝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使得诗人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在这种背景下,林宗放创作了《会文昌宫》这首诗。他在诗中以文昌宫这一古老的祭祀场所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在乱世中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和遗憾。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