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府判给事登叠嶂楼喜雨韵

标题包含
和府判给事登叠嶂楼喜雨韵
风流不独占才名,水镜冰壶表里清。 千里溪山娱暇日,一天风雨送秋声。 饱聆玉屑霏谈麈,灿覩骊珠出管城。 卧辙遮留能几日,卷帘烟景若为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才华横溢却不独揽风头,如清水般清澈透明,内外如一。在这美丽的山水间度过闲暇时光,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感受秋天的到来。满是智慧的谈话如同玉石般美好,闪烁的宝珠不断涌现。可惜这样的日子总归短暂,待到离别之时,那风景如烟的景象该是多么令人感慨。
去完善
释义
《和府判给事登叠嶂楼喜雨韵》:这是一首和诗,“和”即表示对原作品的回应或模仿。在这里,诗人以叠嶂楼为背景,描述自己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下面是对这首词的注解: 1. “风流不独占才名”:意为诗人在文学上的成就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才华和名声。这里的风流指的是文人的风度和气质,而非通常所说的风流韵事。 2. “水镜冰壶表里清”:形容诗人的品质如同清水中的明镜一般纯洁透明。水镜指水面如镜,比喻平静无波;冰壶则形容洁净无暇。 3. “千里溪山娱暇日”:描写诗人在风景秀丽的山水间度过美好的时光。溪山指山间的溪流和小山。 4. “一天风雨送秋声”:形容突然来袭的风雨声仿佛在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5. “饱聆玉屑霏谈麈”:意为诗人聆听着朋友们的谈话,宛如享受一场美妙的音乐盛宴。玉屑指美妙的声音;霏谈麈则是形容轻松的交谈氛围。 6. “灿覩骊珠出管城”: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们在文学创作中所展现出来的智慧与才华。骊珠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宝珠,代表珍贵而美好的事物;管城是指笔,这里用来代指文学创作。 7. “卧辙遮留能几日”:表达了诗人对与朋友共度时光的珍视。卧辙遮留是一个成语,意为用各种方式挽留即将离去的朋友。 8. “卷帘烟景若为情”:描述了诗人卷起窗帘欣赏美景时的情感。烟景指云雾缭绕的风景,若为情则表达了诗人对美丽景色的感叹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诗人林宗放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他与朋友一同登上叠嶂楼,欣赏雨中美景的愉悦之情。首联表达诗人自谦的态度以及对友人的赞美,言其不仅才情横溢,品行更是如水清澈。颔联描绘了诗人在登楼时看到的美丽山水景色,通过“千里溪山”与“一天风雨”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旷达而又深邃的氛围。颈联则通过对谈笑的描述,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尾联则是诗人的感慨,感叹美好时光短暂,分离在即,内心充满留恋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充分展示了诗人高远的志趣和深厚的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府判给事登叠嶂楼喜雨韵》是南宋诗人林宗放在南宋中期创作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7年左右,正值南宋初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逐渐复苏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林宗放曾任地方政府官员,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有较深的了解。他在任期内积极参与地方政务,关心民生疾苦,得到了百姓的爱戴。然而,他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仕途并不顺畅。这可能使他产生了寄情山水、回归自然的想法。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南宋虽然偏安江南一隅,但已经基本结束了战乱,社会经济逐步繁荣。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以描绘田园风光为主,反映了人们向往安宁、和谐的生活愿景。林宗放的诗句也体现了这种时代氛围,通过对叠嶂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