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陪郡守游西园

标题包含
陪郡守游西园
倒影扶阑印碧溪,玻璃盘上玉东西。 落红那得愁如海,举白难逃醉似泥。 郎宿高明香雾起,客星华耀烛花低。 波心夜半鱼龙舞,都转天风入鼓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我在花园中散步,看到池塘里的倒影与曲折的栏杆相映成趣。在明亮的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被照亮了。 晚饭后,我们摆出了玻璃器皿,水晶杯里盛满了美酒。这个场景犹如碧绿的溪水映照着酒宴的场景。 花瓣飘落下来,就像一片片忧愁的海浪。而我们举起酒杯,让愉悦和欢笑替代了这些愁绪。 香气弥漫在空中,他的房间就如同一颗明星一样闪亮。而其他的人则像流星一样短暂。 深夜的时候,波心仿佛传来龙鱼的舞姿。就像是微风翻动着历史的书页。
去完善
释义
1. 郡守:古代官职名,这里指的是地方长官; 2. 林宗放:宋朝文人,此诗为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3. 西园:可能是指位于作者所在地区西部的园林; 4. 扶阑:即护栏,这里表示水面映出护栏的倒影; 5. 玻璃盘:形容水面的平滑如镜; 6. 玉东西:指代各种花卉在水面上投下的影子; 7. 落红:凋落的花朵; 8. 那得:即“哪能”; 9. 愁如海:形容忧愁之深; 10. 举白:举起白色的杯子,表示喝酒; 11. 难逃醉似泥:形容喝醉后的状态; 12. 郎宿:描述夜空中的星星,这里可能比喻贵客; 13. 高明:意指天气晴朗; 14. 客星:指代天上的流星或客星,这里是比喻尊贵的客人; 15. 华耀:光耀华丽; 16. 烛花低:蜡烛燃烧后的光影摇曳; 17. 波心:湖水的中心; 18. 夜半:半夜时分; 19. 鱼龙舞:描绘鱼跃龙腾的场景; 20. 都转:全都回转过来; 21. 天风:天空中风声阵阵; 22. 鼓鼙:击鼓的命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郡守在西园的游赏情景。首联“倒影扶阑印碧溪,玻璃盘上玉东西”以倒影和玻璃为喻,表现出环境的优美宁静,暗示出游人的愉悦心情。颔联“落红那得愁如海,举白难逃醉似泥”则以落红、举白为背景,反映出诗人在欣赏美景之余,也尽情享受酒宴的欢乐。颈联“郎宿高明香雾起,客星华耀烛花低”则通过对郎宿、客星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宴会的热闹氛围。尾联“波心夜半鱼龙舞,都转天风入鼓鼙”则以鱼龙舞动、天风入鼓为象征,传达出诗人在畅游之际,心中涌起的壮志豪情。全诗借景抒情,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豪放、豁达的性格特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陪郡守游西园》是南宋诗人林宗放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7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诗人才华横溢,颇有名气,但官场生涯却不太如意。他在此时任职于地方官吏,职位虽不高,但也掌握了一些实权。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政治斗争依然激烈,朝廷内部党争不断,外患更是威胁国家安危。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虽然身处官场,但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通过陪同郡守游览西园这一场景,他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种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昌盛的期盼,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