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用无咎学士年兄长韵上呈子方太仆
两河郡县沦西方,西人思汉今未忘。
果园芜没白草芳,旃裘戏马谁家郎。
车箱峡口涧谷长,旄头倒挂回穹苍。
王师西出讨獝狂,六花簇垒来堂堂。
前锋锐头臂两枪,伏奸谨索收生羌。
天声隠辚摇姑臧,奇兵缭背断馈粮。
决河有声如坏冈,城头击钟声殷床。
万甲几欲漂无旁,虽有伉健谁腾骧。
一夫不敢陵彼隍,马首欲东促归装。
缄胸有策须眉扬,归来恍恍若有亡。
劬劳累日何由偿,战鞍挂屋寻书囊。
目随飞鸿思帝乡,彭城老将官横行。
幕中市骏收骕骦,射堂两部奏清商。
应弦破镝如蜂房,谈笑斥土羁名王。
画图遣奏朝明光,诏书留典真乘黄。
锦鞯玉勒春风香,平池老柳高云凉。
神骏在目豪吟觞,跨下蹀躞惊凫翔。
皇居九衢天中央,我时项背聊相望。
西城九月天陨霜,夜谈关塞评文章。
微言窃比惠与庄,和诗脱笔觉我忙。
祝君韬养寿且祥,功名有来成堵墙。
勿忧寒暑败肉浆,韔弓箙矢用则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两河地区沦陷于西戎,但汉族文化仍深植人心。
荒芜的果园里长满了杂草,身着毛皮衣服的马匹在嬉戏。
峡谷深邃,高山峻岭。
我军奋勇抵抗敌军,阵型严整。
勇士们手持武器,消灭敌人。
战鼓声震撼着大地,远处的奇兵切断了敌人的补给线。
大河决堤,声势浩大。
战场上的士兵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
我军严防死守,士气高涨。
战士们渴望胜利,思念故乡。
疲惫的身体需要休息,他们在战鞍上寻找书籍。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
战争结束后,他们得到了荣誉和嘉奖。
他们用战斗的经历书写历史,得到皇帝的赞赏。
他们的英勇事迹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他们心怀壮志,期待建功立业。
他们希望自己的名声能够流传千古。
祝愿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健康长寿,功成名就。
不必担忧寒暑变化,只需随时准备为国效力。
去完善
释义
1. 两河:古代河南、河北的合称。这里指金国侵扰的地区。
2. 果园:这里指金国侵占的土地。
3. 白草:一种茎杆白色的小草,广泛分布于草原地区。这里是形容荒凉的场景。
4. 旃裘戏马谁家郎:描述敌人的嚣张气焰。旃裘,指游牧民族的衣服;戏马,指敌人骑马挑衅。
5. 车箱峡:在陕西境内,靠近甘肃。
6. 旄头倒挂回穹苍:描写敌军溃败的景象。旄头,星宿名,用以喻指北方少数民族;穹苍,天空。
7. 王师:朝廷军队。
8. 討獝狂:讨伐叛逆。獝狂,叛乱的人。
9. 六花:雪花。
10. 簇垒:集结部队。
11. 前锋锐头臂两枪:描写士兵勇敢冲锋。
12. 伏奸谨索收生羌:搜索并收编敌方的残余势力。
13. 天声隐辚:形容战斗的声音震天动地。
14. 姑臧:古地名,位于甘肃。
15. 奇兵缭背断馈粮:切断敌军的后勤补给。
16. 决河有声如坏冈:河水决堤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17. 殷床:雷声轰鸣。
18. 无旁:无法抵挡。
19. 伉健:强壮有力的人。
20. 一夫不敢陵彼隍:敌人不敢轻举妄动。
21. 马首欲东促归装:敌军准备撤退。
22. 缄胸有策须眉扬:胸有成竹,从容应对。
23. 战鞍挂屋寻书囊:整理兵器和书籍。
24. 目随飞鸿思帝乡: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25. 彭城老将官横行:称赞将军的英勇事迹。
26. 市骏收骕骦:购买良马,整顿军备。
27. 射堂两部奏清商:军队操练,士气高昂。
28. 应弦破镝如蜂房:形容射箭技术高超。
29. 谈笑斥土羁名王:轻易击败敌军,擒获敌酋。
30. 画图遣奏朝明光:把战斗的场景描绘出来,向皇帝报告。
31. 诏书留典真乘黄:皇帝下达嘉奖的诏书。
32. 锦鞯玉勒春风香:描写马的装饰华丽,比喻军队威武。
33. 平池老柳高云凉:描绘战后的宁静景象。
34. 神骏在目豪吟觞:观赏神驹,心中豪情满怀。
35. 跨下蹀躞惊凫翔:马儿驰骋,令人惊叹。
36. 皇居九衢天中央:皇宫宏伟,地位显赫。
37. 我时项背聊相望:诗人自嘲地位卑微,只能仰望将军。
38. 西城九月天陨霜:秋天来临时,天气变得寒冷。
39. 夜谈关塞评文章:诗人与朋友探讨军事和政治的问题。
40. 微言窃比惠与庄:诗人谦虚地将自己的言论比作惠子、庄子等人的智慧。
41. 和诗脱笔觉我忙:诗人抒发内心感慨。
42. 祝君韬养寿且祥:祝愿朋友养生延寿,吉祥如意。
43. 功名有来成堵墙:暗示功名成就并非易事,需要时间积累。
44. 勿忧寒暑败肉浆:提醒朋友不要因为季节变化而忧虑。
45. 韔弓箙矢用则张:随时准备保卫国家,一旦有战事发生,就要挺身而出。
去完善
赏析
《敬用无咎学士年兄长韵上呈子方太仆》是宋代诗人蔡肇的一首长诗。这首诗主要描述了当时边境战争的情况以及作者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全诗结构紧凑,语言生动,富有战斗气氛。
诗歌开头,作者描绘了两河地区的沦陷,以及当地人对汉室的思念。接着,通过果园的荒芜、白草的茂盛,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给这片土地带来的破坏。作者还通过对车箱峡口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激烈。
在诗歌的中段,作者详细描述了王师出征的过程。通过“前锋锐头臂两枪”等词语,生动地展现出了将士们的英勇作战。同时,作者还通过“天声隐辚摇姑臧”等诗句,表达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战争的担忧和对和平的向往。他认为,虽然战争能够取得一定的胜利,但也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他建议将战争视为一种暂时的手段,而不要过分追求功名。
总的来说,《敬用无咎学士年兄长韵上呈子方太仆》是一首充满战斗气氛的诗作。它既反映了战争的真实情况,也表达出作者对战争的深刻思考。这种既关注现实又具有哲学意味的创作风格,使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热衷于诗歌唱和,互相交流文学观点,分享人生感悟。蔡肇(1089-1165)作为当时著名文人,留下不少和诗。他的这首《敬用无咎学士年兄长韵上呈子方太仆》创作于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在这个时期,蔡肇因政治斗争失意,离开官场,开始了一段漂泊的旅程。
这个时期是北宋灭亡,南宋初立的阶段。靖康之难后,金兵攻占汴京,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南宋,定都临安。在此动荡时期,许多文人被迫远离家乡,四处漂泊。蔡肇也因战乱离家,来到南方寻求庇护。
在这个特殊时期,诗人蔡肇结识了子方太仆,两人同为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共度时艰。蔡肇有感于此,写下这首诗向子方太仆表达敬意和思念之情。他用“无咎学士”来称呼对方,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和感激。在诗中,他运用优美的诗句,描绘了两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