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颂古十七首 其九

标题包含
颂古十七首 其九
动弦别曲,叶落知秋。 不肯子放,只肯子收。 来年更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弹琴要随曲意变换指法,叶落就知道秋天来临。 不愿轻易放手,只愿紧紧握住。 明年还会有新的枝条生长,春风总会让人烦恼不已。
去完善
释义
动弦别曲:这里是指琴声所寄托的离别之情。 叶落知秋:意指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知道秋天来临。 不肯子放,只肯子收:比喻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既疼爱又严格管教的情感态度。 来年更有新条在:表示明年春天,新的嫩芽又将生长出来。 恼乱春风卒未休:“恼”意为烦扰,此句大意为烦恼总是伴随着春风而生。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禅诗,主要描绘了自然界的生灭变化和人生的无常。诗人以“动弦别曲”和“叶落知秋”为引子,形象地传达了自然界季节变换、万物兴衰的现象,以此隐喻人生的无常。接下来,诗人运用“不肯子放,只肯子收”这一对矛盾的表述,表达了生命循环的必然性,即出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是自然法则,无法抗拒。最后两句“来年更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则进一步揭示了生命的延续和新旧交替的必然规律,即使新的生命不断诞生,老的生命不断消逝,这个过程始终在循环往复,永无止境。整首诗充满了哲学的思辨色彩,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并从中获得心灵的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十七首 其九》是宋代高僧释宗演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世纪,即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许多高僧学者致力于弘扬佛法、传道解惑。释宗演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仅在佛学上颇有造诣,而且在文学方面也表现出卓越的才华。 在释宗演所处的时代,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在文化方面,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种思想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对释宗演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释宗演的一生中,他曾游历全国各地,广结善缘,传播佛法。他的足迹遍布江南江北,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篇。这些诗篇不仅展示了他的才情,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百态人生。 在这首诗中,释宗演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表达了他对禅宗境界的深刻理解。他用“敲空”、“破晓”等意象,传达了禅宗追求的空灵、自然的境界。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