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三十二首 其六

标题包含
偈颂三十二首 其六
大川欲济须舟檝,大厦谋成必巨材。 又是一年能事毕,山僧赢得笑咍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要想渡过宽广的大河,必须要有好的船桨;要建造宏伟的高楼,需要大量的优质木材。又到了一年结束的时候,所有的任务都完成了,山中修行的僧人也可以满意地笑了。
去完善
释义
1. 大川:这里指大河。2. 济:渡河。3. 舟檝:船桨,这里泛指船只。4. 大厦:高大的房屋或建筑,这里指重大事业。5. 谋成:谋划成功。6. 巨材:粗大的木材,这里比喻优秀的人才。7. 能事:才能,本领。8. 毕:结束。9. 山僧:山里的僧人,这里作者自指。10. 赢得:获得。11. 咍咍:形容笑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形式展示了禅宗哲学中的智慧。首句以“大川欲济须舟檝”比喻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需要有正确的方向和引导;第二句则通过“大厦谋成必巨材”暗示要成就大事,必须依靠有力的支持和合作。这两句共同强调了个人在面对复杂世界时需要借助外部资源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诗人又以“又是一年能事毕,山僧赢得笑咍咍”收尾,传达出在经历了一年的辛勤努力之后,无论结果如何,只要尽到了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获得心灵的解脱与满足。这首诗将禅宗的哲理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寓意深刻而富有生活气息,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三十二首 其六》是南宋时期高僧释宗演的一首五言诗。释宗演(1159-1214),字绎通,号晦堂,俗姓陈,宋建州崇安人。他在禅宗和净土宗的融合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释宗演生活的南宋时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但佛教在经历五代十国的混乱后,虽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当时朝廷对佛教实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僧众须通过考试获得度牒才能正式成为僧人。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僧人都需要努力学习和修行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释宗演在年轻时便出家为僧,广涉经论,勤于修习,迅速在禅林中脱颖而出。他主张禅净双修,既注重禅修,又提倡念佛法门。这种融合禅宗和净土宗的思想,使其在当时的佛教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外,释宗演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致力于慈善事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