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

标题包含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姜夔(1208年-约1263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 姜夔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姜噩是进士出身,曾任汉阳知县。然而,在姜夔幼年时,他的父...查看更多
肥仔吃深圳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嫩草穿过洁白的沙地,积雪已融化一半,显得颇为鲜明。这是来自吴宫的一处景致,云烟迷蒙,水波荡漾。在竹林深处的梅花无人欣赏,只有那一抹香气,在寂静的夜晚中飘荡,越过一座石桥,缓缓散去。
肥仔吃深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石湖: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一带。 2. 苕溪: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境内,这里代指作者故乡湖州。 3. 吴宫:这里指苏州的吴王宫殿遗址。 4. 水迢迢:形容水流悠长。
肥仔吃深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作者从石湖返回苕溪途中所见之景。首句“细草穿沙雪半销”点明了季节和时间,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同时,“雪半销”也意味着自然的复苏。第二句“吴宫烟冷水迢迢”则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致,给人以宁静之感。而诗中的“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句,则是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尽管周围环境寂静,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最后一句“一夜吹香过石桥”则意味着,即便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梅花香气依然能够飘散很远,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美的独特感悟,流露出深深的哲理意味。
肥仔吃深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是南宋著名诗人姜夔的一首诗篇。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94年(宋光宗绍熙五年)的除夕夜,时年姜夔45岁。这一年对姜夔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因为在他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重大的事件。 首先,姜夔在这一年结束了他在石湖的寓居生活,准备返回他的故乡苕溪。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让姜夔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也让他更加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 其次,当时正处于南宋中期,政治腐朽,社会动荡不安。这一时期,金国入侵,国土沦陷,百姓疾苦。然而,统治者却沉溺于奢侈享乐,对民间疾苦置若罔闻。这使得姜夔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篇来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呼吁大家共同保卫家园。 最后,姜夔在这一年还遭遇了家庭的变故。他的母亲在这一年初去世,这对姜夔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母亲的离世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无常,也更加坚定了他在诗坛上奋斗的决心。 综上所述,《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这首诗篇是在姜夔经历了人生诸多变故,深感忧虑和悲痛的背景下创作的。在这首诗中,姜夔通过对除夕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亲人以及国家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时代命运的深深担忧。
肥仔吃深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