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琵琶仙·双桨来时

标题包含
琵琶仙·双桨来时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姜夔(1208年-约1263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 姜夔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姜噩是进士出身,曾任汉阳知县。然而,在姜夔幼年时,他的父...查看更多
赵欣蕊妈妈
去完善

译文
《吴都赋》写道:“居民在河岸旁藏匿,家家户户备有画船。”唯有吴兴是如此。春天的出游盛况,连西湖也难以匹敌。丁酉年,我与萧时父在南郊饮酒,有感而发写成此歌。 双人划桨过来的时候,有个人像是老朋友,曾经唱过的曲子如同桃花和绿叶。歌声扇动如飞花,女子的蛾眉正显得绝妙无比。春天渐渐远去,河岸自然变绿,还增加了几声杜鹃啼鸣。十里的扬州美景,三生石上的杜牧故事,过去的事情就不提了。 又是宫中烛光分烟的时节,无奈忧愁之中时光匆匆变换。所有的满怀思念之情,都化作空中的榆荚。千万条、藏匿乌鸦的细长柳丝,为的是向天空起舞、宛如飞雪。想象一下,当夕阳西下,与刚道别的老朋友分别。
赵欣蕊妈妈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双桨来时:指载着歌女的船只缓缓靠近。 2. 旧曲桃根桃叶:用王献之的桃叶词中的典故,比喻船上美女。 3. 歌扇轻约飞花:歌女轻摇团扇如拈花,此描绘其优雅风姿。 4. 蛾眉正奇绝:言美女眉毛美丽得惊人。 5. 汀洲自绿:水边的陆地自然充满生机。 6. 啼鴂:鸟名,杜鹃。此处描述春天结束。 7. 十里扬州:形容繁华的地方。 8. 三生杜牧:指跨越了三世的时间。 9. 宫烛分烟:古代宫廷里的蜡烛,用以照亮黑夜。 10. 把一襟芳思:意味着以芳草般的思绪来寄托感情。 11. 空阶榆荚:即榆树的花朵,落在地上,比喻流逝的春天。 12. 藏鸦细柳:像藏起乌鸦一样茂密的柳树,指柳树绿意盎然。 13. 为玉尊、起舞回雪:舞者在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 14. 西出阳关:诗人朋友离去的地方。 15. 故人初别:第一次与老朋友分别。
赵欣蕊妈妈
去完善
赏析
《琵琶仙·双桨来时》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词以春天的美好景象和扬州的繁华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古代文人墨客的游历、欢聚,展现了宋代社会的风貌和生活习俗。 上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天景色:双桨划来的小船上,坐着一位美人,她的歌声如同一首古老的曲子,令人陶醉。轻轻挥舞着的歌扇,如同飞花一般轻盈。蛾眉奇特而美丽,她的出现使得春天的景色更加迷人。然而,春天即将离去,汀洲上的绿色逐渐加深,更增添了几声鸟儿的啼鸣。扬州这个繁华的城市,曾经让杜牧感叹不已,如今却已经物是人非。 下片则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尽管宫中的蜡烛仍在燃烧,但忧愁的心情使得季节更替的速度似乎加快了许多。人们都在为春天即将离去而惋惜,把满怀的感慨寄托在空荡的台阶和榆树的花絮上。千万缕柳丝,仿佛在为玉樽跳舞,让雪花飘落。想象着故人离别时的情景,不禁让人感叹时光的无情。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忆,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风貌和社会风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赵欣蕊妈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琵琶仙·双桨来时》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一首作品,此词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冬,当时姜夔正寓居在安徽合肥赤兰桥。 在这一时期,姜夔经历了人生的重要转折。他原本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然而因为战乱和家道中落,他不得不离家四处游历。在这段时间里,姜夔广泛结交文人墨客,并致力于诗词歌赋的创作。他的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受到了广泛的赞誉,逐渐崭露头角。 此外,这首词创作的时间正处于南宋时期,此时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使得姜夔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这也为他的词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在这首词中,他以双桨划船的情景来比喻人生的起伏波折,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赵欣蕊妈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