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
竹几藤床石砚屏,薰风帘幕篆烟清。
空斋数点黄梅雨,添得芭蕉绿满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竹制茶几和藤编床铺,石砚屏风立于一旁,徐徐清风吹过帘幕,萦绕着缕缕清香。窗外细雨点点,如同数不尽的黄梅果实一般洒落下来,使庭院中的芭蕉树越发青翠欲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吕徽之:南宋诗人。《夏景》: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闲居的景象。竹几:竹子做的桌子。藤床:用藤编的床。石砚屏:石头制成的屏风。薰风:温和的风。帘幕:窗帘。篆烟:燃香的烟雾。清:清新。空斋:闲置的房间。黄梅雨:梅雨季节的雨水。芭蕉:一种植物,叶子宽大。绿满庭:整个庭院都弥漫着绿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夏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日庭院图。首句“竹几藤床石砚屏”描述了室内陈设,竹制的茶几、藤编的床以及石制的屏风,展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态度。第二句“薰风帘幕篆烟清”描绘了室外景致,微风轻拂,烟雾缭绕,为画面增添了清幽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空斋数点黄梅雨,添得芭蕉绿满庭”是画面的重点,雨后的黄梅点缀着空寂的书斋,而茂密的芭蕉则占据了庭院的焦点。这种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追求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富有意境的画面展现了夏日的恬静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景》是南宋诗人吕徽之的一首描绘夏日景象的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2世纪左右的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诗人往往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作品中体现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生活细节的捕捉。
吕徽之是南宋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作品以抒情为主,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人文关怀。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已经过了建国初期的繁荣,逐渐走向衰落。内忧外患使得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日俱增,同时也使他们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在《夏景》中,吕徽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景色:阳光照耀着绿叶,彩霞映照在天空,微风轻拂过水面。这些美丽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在这宁静的画面背后,隐藏着诗人心中的忧虑和无奈。他担忧国家的命运,忧虑民生多艰,希望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安慰和力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