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用滕字韵
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二鼠啮枯藤。
鹜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九条龙正挥洒着甘露,尘世里的两只老鼠在啃食着干枯的藤蔓。
鸭子嘎嘎叫着帮助捕捉河蚌,而蝴蝶翩翩起舞如同穿越了葡萄藤的花丛。
去完善
释义
《咏雪用滕字韵》是宋末元初诗人吕徽之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注释如下:
1. 天上九龙:这里的“天上”指的是天空,“九龙”指的是龙。整句意为空中雪花纷飞,像九条龙在施展法力洒下雨露。
2. 人间二鼠啮枯藤:这句中的“人间”指地上,“二鼠啮枯藤”形象描绘了老鼠啃咬枯萎藤蔓的画面。“啮”即咬。
3. 鹜鹅声乱功收蔡:这句用了两个典故。“鹜鹅声乱”出自《诗经·邶风·终南山》中“驾彼四骆,载骤骎”的诗句,原意是指马车在奔跑时发出的嘈杂声,这里用来形容雪中群鸭嬉戏的嘈杂声。“功收蔡”则来源于东汉名臣张衡《东京赋》中的“屠城黑山”典故,黑山在古代被认为是北方极寒之地,这里被用来形容漫天飞雪的场景。
4. 蝴蝶飞来妙过滕:这句与上一句一样都用了古代典故。“蝴蝶飞来”源于古书中记载的蝴蝶泉故事,故事中有两只相恋的蝴蝶化作仙石永驻泉边。“妙过滕”中的“滕”为古汉语中的一个量词,通常用来计量丝织品的长度单位,但在这句诗中没有实际意义,仅是作为一种音韵和谐的修辞手法。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咏雪用滕字韵》,吕徽之用高超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奇幻的雪中景象。诗的开头“天上九龙施法水”,借九天神龙降下法水,隐喻大雪纷飞的场景;而“人间二鼠啮枯藤”则是对大地景象的真实刻画,鼠啃枯藤的细节为画面增色不少。接着的“鹜鹅声乱功收蔡”,是描述雪中群鹜竞相觅食的场景,渲染出冬天的气息;最后的“蝴蝶飞来妙过滕”则创造出一种静中有动的美,使整个画卷更加生动有趣。诗人以神奇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冬日雪景的神秘与美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雪用滕字韵》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吕徽之之手,创作于公元12世纪左右。这个时期正值金国南侵、北宋灭亡的动荡时期。诗人吕徽之在当时有着较高的声誉和地位,他游历广泛,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同时也目睹了民间疾苦,这使他深感忧虑。
在这首诗中,吕徽之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雪景,展现了其深厚的人文情怀。他以“滕”字韵入诗,使得诗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此外,吕徽之还将雪花比作蝴蝶,使原本看似单调的雪景变得生动有趣。这种独特的比喻手法也体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才情和造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