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禾落西风黄叶飞,子卿无信鴈来迟。
凄凉自笑刘思父,慷慨难追杜牧之。
归兴十分浓似酒,愁肠一缕乱如丝。
凭君细把茱萸问,此会明年健有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的落叶随着西风飘散,书信未至令人担忧。可怜的是自己如同刘伶般独自神伤,可惜无法效仿杜牧的豪情壮志。此时我的思绪浓郁得如同美酒,心中的忧虑却如同纠缠不清的丝线。希望你能仔细品味这茱萸的味道,明年的聚会中谁还会保持身体健康呢?
去完善
释义
1. 西风:秋天的风。
2. 禾落:指禾谷凋落。
3. 黄叶:枯黄的树叶。
4. 雁:大雁,候鸟。
5. 刘思父:指汉朝的刘交,字思父。
6. 杜牧之:唐朝诗人杜牧的字。
7. 归兴:回乡的念头。
8. 茱萸:植物名,古人重阳节有佩茱萸的习俗。
9. 此会:这次聚会。
10. 健:健康。
去完善
赏析
《九日》华岳这首诗以深秋的萧瑟景象开篇,禾叶凋零,西风落叶,雁子杳无音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感伤的气氛。诗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哀伤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他通过对比古人(刘思父、杜牧之)的豪情壮举,反衬自己的孤独和无奈。
“归兴十分浓似酒,愁肠一缕乱如丝”两句则以比喻手法,将诗人的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诗句中的"归兴"表达了他渴望回乡的情感;"愁肠一缕"则描绘出他对世事纷扰、个人命运多舛的深深感慨。
结尾句"凭君细把茱萸问,此会明年健有谁"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以及对故友的深挚情谊。在重阳节这天,诗人希望友人能仔细品味茱萸的香气,以此来慰藉他们在这一年里所经历的种种磨难。整首诗既有对个人际遇的沉思,又有对亲朋好友的牵挂,展现了一位才华横溢、情感丰富的诗人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日》是南宋诗人华岳的一首描绘重阳节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世纪初期,即宋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华岳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曾担任幕僚一职,但他却因直言不讳而遭贬谪。
这一时期,正值民族矛盾尖锐、战乱频仍之际。华岳的遭遇并非个别现象,而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他们满怀报国之志,却受到统治者的猜忌和打压。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坚持信念,以诗文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首诗中,华岳通过描绘重阳佳节的景色,抒发自己孤独寂寥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出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民众生活的艰辛和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