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早秋江行

标题包含
早秋江行
回望湓城远,西风吹荻花。 暮潮江势阔,秋雨鴈行斜。 多醉浑无梦,频愁欲到家。 渐惊云树转,数点是晨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回视远方湓城,西风把荻花吹起。 傍晚时江水涨潮,气势滂沱;秋雨纷飞中雁群行迹倾斜。 多喝几杯酒使人昏昏沉沉,梦想也渺无踪迹;心中忧愁,仿佛回到故乡的家。 突然之间,已经惊讶地发现云间树木在慢慢旋转,几处飞起的乌鸦点破早晨的宁静。
去完善
释义
1. 湓城:今江西九江的别称,位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2. 荻花:即芦花,指秋天荻草开的花。 3. 暮潮:傍晚涨起的潮水。 4. 雁行:飞行的大雁,雁行斜表示大雁飞行的方向倾斜不定。 5. 无梦:无法入睡,形容醉酒的状态。 6. 频愁:频繁地感到忧愁。 7. 云树转:云雾缭绕中的树木在视野中逐渐变得模糊。 8. 晨鵶:早晨的乌鸦,形容早晨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早秋江行》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和诗人的思乡之情。首句“回望湓城远,西风吹荻花”通过望见远方的湓城和吹拂的西风、凋落的荻花,展现了一幅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离家渐行渐远的忧思。第二句“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描述了傍晚时分的江水壮阔和雨中南飞的大雁,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深化了诗人心中离家的哀愁。第三句“多醉浑无梦,频愁欲到家”则反映出诗人试图借酒消愁却仍然无法排遣思念家乡的思绪,表现了诗人情感的强烈挣扎。尾句“渐惊云树转,数点是晨鸦”以醒目的晨鸦作为意象,表达出诗人即将抵达家乡时的期待与激动。全诗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秋日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绪,令读者感同身受,体会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早秋江行》是唐朝诗人窦巩创作的一首描绘初秋江上行旅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 在元和年间,唐朝的社会政治氛围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然而,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却也隐含着各种矛盾和问题。这一时期,中央政权与藩镇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仍然尖锐。诗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其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现象,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诗人窦巩在当时是一个颇有才名的文人,他在仕途中颇为坎坷,曾任襄阳司马等职,后辞官归隐。他的诗歌多以描写自然景物、表现个人情感为主,语言质朴,风格清新。在这首《早秋江行》中,他通过对初秋江上行旅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