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泰昭阳大渊献筑室董孝君祠之西下有湖焉某曰溪以董君慈孝而得名县又以是名则是湖宜亦以慈名作诗曰 其二
惜也天然一段奇,如何万古罕人知。
只今弄月吟风处,孔子明言是孝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篇古文翻译为现代白话文为:“真是令人惋惜啊,如此美妙的才情,为何千百年来少有人知?如今只有在这赏月吟诗的地方,孔子才会明白这是孝道和慈爱的体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嘉泰:南宋宁宗的年号(1201-1204年)。
2. 昭阳:古代郡名,大致位于现今江苏省西北部。
3. 大渊献:古代天文术语,表示星象运行规律。
4. 筑室:建造房屋。
5. 董孝君:指董黯,字叔达,东汉末年余姚人。传说其母病重,有异人告知需饮丹溪水方可痊愈,董黯日夜兼程到慈溪取水,终于救活母亲。当地百姓感念他的孝心,称这条溪为“董孝子溪”。
6. 溪:指丹溪,即今浙江慈溪。
7. 慈孝:孝顺父母的美德。
8. 是:指示代词,这。
9. 孔子明言是孝慈:语出《论语·为政》:“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意为孝道和友爱兄弟也是政治的一部分,暗含对董黯行为的赞美。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南宋诗人杨简所作。首先从诗题中得知,这是诗人游览筑室董孝君祠时的即兴之作。第一句“惜也天然一段奇”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并惋惜其不为人所知;紧接着“如何万古罕人知”点出千古流传的美景未能被广泛知晓的遗憾。接下来的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此地的喜爱与赞赏,表达了他认为这里是适合赏月、赏风的佳地。最后一句“孔子明言是孝慈”通过引用孔子的观点,强调此处的孝慈精神。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孝慈精神的推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嘉泰昭阳大渊献筑室董孝君祠之西下有湖焉某曰溪以董君慈孝而得名县又以是名则是湖宜亦以慈名作诗曰 其二》,由宋代诗人杨简所作。杨简生活在宋高宗至宋宁宗时期(1160年-1226年)。这是一首表达敬仰、怀念和赞美之情以及反思自身道德的诗篇。
在诗歌创作时,宋朝已进入中期,虽承平日久,但积贫积弱的病状已日渐凸显。杨简作为学者,一直关注民生和政治问题。当时杨简为适应其思想而参加了科举考试,希望以此影响政治。虽然并未如愿进入政府任职,但他仍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此背景下,他游历了嘉泰昭阳地区的董孝君祠,并在那里居住下来。他发现祠西边有一湖泊,该湖泊由于董孝君的慈孝行为而得名。这种对慈孝精神的尊重,引起了杨简的思考。他认为这样的湖同样应以慈爱来命名。由此,他以自己的思考及感受,创作了这首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