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挽歌
草草闾巷喧,涂车俨成位。冥冥何所须,尽我生人意。
北邙路非远,此别终天地。临穴频抚棺,至哀反无泪。
尔形未衰老,尔息才童稚。骨肉安可离,皇天若容易。
房帷即灵帐,庭宇为哀次。薤露歌若斯,人生尽如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街头巷尾一片喧闹声,载着灵柩的车辆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在这灰暗的时刻,人们究竟在追求什么?只是为了表达我们的悲痛之情。
北邙山并不遥远,这一别却仿佛跨越了永恒。面对墓穴和棺材,我们反复抚摸,然而,最深的悲哀却让我们无法流下眼泪。你的身体还未老去,你的呼吸还如同孩子般稚嫩。骨肉之间怎么可能分离?老天啊,您是否太轻易地接受了这一切。
房间成了灵堂,庭院则是悼念的场所。田野里的露水唱着悲伤的歌,诉说着人生的无常。
去完善
释义
1. 草草闾巷喧:草草,指匆忙。闾巷,指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喧,喧哗。这句说平民百姓的喧嚣之声。
2. 涂车俨成位:涂车,是古代丧葬时用来引柩的车。俨,整齐。这句形容送葬队伍的井然有序。
3. 冥冥何所须:冥冥,指阴间。这句问亡者还需要什么。
4. 尽我生人意:生人,活着的人。这句说我们要尽其所能表达我们的哀悼之情。
5. 北邙路非远:北邙,山名,在河南洛阳市北,这里代指墓地。
6. 此别终天地:这次告别就是天人永隔。
7. 临穴频抚棺:临穴,靠近墓穴。这句写人们频繁地抚摸棺木。
8. 至哀反无泪:至哀,极度的悲哀。这句说极度悲哀反而没有泪水。
9. 尔形未衰老:尔,你。这句话描述的是逝者还非常年轻。
10. 尔息才童稚:息,气息。童稚,孩童时期。这句话形容逝者的气息还如同孩童般稚嫩。
11. 骨肉安可离:骨肉,比喻有深厚血缘关系的人。这句话表达对亲人离去的悲痛。
12. 皇天若容易:皇天,古人对天的尊称。若,如果。容易,轻易改变。这句话认为上天不应该轻易让人离世。
13. 房帷即灵帐:房帷,房间的帷幕。灵帐,放置灵柩的帐篷。
14. 庭宇为哀次:庭宇,庭院。哀次,哀悼的场所。
15. 薤露歌若斯:薤露,古乐府曲名,以哀伤离别为主题。若斯,像这样。
16. 人生尽如寄:如寄,像寄托一样短暂。这句感慨人生的无常。
去完善
赏析
《古挽歌》是一首描绘丧礼场景的诗歌,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深切的哀思。诗人通过对草率街市、冥冥无知的描述,反映了人们在失去亲人时的心情和态度。而诗中“尔形未衰老,尔息才童稚”两句则表达了对生命的哀痛,似乎在说:生命竟然如此脆弱,让人无法承受。最后四句点明了人生短暂,犹如薤露之歌。全诗读来,使人倍感沉重,凸显了生命的无常与人生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挽歌》是唐代诗人孟云卿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这个时期,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但在社会矛盾和权力斗争的激化下,也渐渐显露出了衰败的迹象。
在这段时间里,孟云卿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科举不第,一度远离官场,转而投身诗歌创作。他关注民生疾苦,关注社会现实,通过诗歌传达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这首《古挽歌》即是他在这一时期对生死观念的独特思考。
此外,这个时代也与作者有着密切关联。当时,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朝政逐渐腐化,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从此走向衰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孟云卿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诗歌唤醒人们的清醒意识,引导他们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去完善